去尼泊尔的蓝毗尼园,探访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孔小梅

德国华商报作者

相关报道:

【梅秀德国】咖啡馆情怀 意德日的不同风情

……

 

这一天清早,我们在印度一家旅馆的河边餐厅用早餐,喝最浓的咖啡,吃新鲜的水果,我的心情很愉悦。我们所在的这家旅馆在尼泊尔和印度的边界,旅馆的一间间茅草屋散落在一片森林里,芳草和绿树掩映着一间间房子,草坪上有小小的旋转喷水器喷出莲花水珠。
今天早晨我早起,已经在花园里散步,新鲜甜美的空气里呼吸着潮湿的植物味道,闻一闻大丽花,摸一摸芭蕉叶,赤足踩着柔软舒服的草地。你不会想到这座看起来很漂亮的三星级酒店,昨晚却突然停电了,我在客厅里看印度电视,一下子陷入黑茫茫的夜色里。旅馆的客人跑到走廊里喊叫,大概是询问为何停电了?我自己没有慌张,这一趟印度之旅,三天住进三星级的旅馆,晚上都有一段时间在停电,听说印度这个国家的电力不足,常常会断电,旅馆如此,印度人家也如此。
我点起了一支蜡烛,第一晚停电后,我就去小货店买了一打蜡烛,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在印度旅行,我学乖了,每天从外面一回到旅馆,我就洗澡,泡热水澡,一身干净。
八点钟旅行车来接我们了,这辆小型的中巴车这些天一直运载着我们四处旅游。今天我们要去尼泊尔,从印度过境去尼泊尔参观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

中巴车在晨曦的霞光中奔走,一轮滚红的圆日从田野中升起,粉红的彩云漂浮在暗蓝的天空。在薄薄的雾气里,一亩亩的稻田种着青绿的稻苗,椰子树和芭蕉树伸展着翠绿的叶子,泥土公路两边都是绿茵茵的田园,穿着纱丽的女人弯腰在田地里干活,一群小女孩在村庄的树下玩耍,看见中巴车来了,纷纷围观。

 

下了车,同旅行团的叔叔阿姨还在打哈欠,就发现自己站在了印度一个小村落,这里有几处简易房,还有远处的茅草屋,一群印度小姑娘就是住在那些小茅屋里的。我用照相机给她们照相,这些小姑娘穿着小小的纱丽,美丽可爱,眼睛大大的看着照相机,看到我给一个小姑娘拍照,其他的小姑娘也跑过来,挤进镜头里,肩膀靠着肩膀,望着照相机出神。

完了围着看我照相机里的面容,一个个兴高采烈。哎,他们明明知道这些照片他们都不会得到,但是她们快乐就是如此的简单,在她们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里,我们这些陌生人的到来,对她们来说很新奇的事情。

 

印度出境处办公室是一个小小的水泥房,两个工作人员穿着制服坐在里面,办公室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脑。我们的领队把我们的护照收起来,走进办公室办理出境手续,我们就在这个边境小村落傻傻地站着,随时等待传唤。

不到二十分钟,印度领队捧着一叠护照出来,带着我们过了关,进入了尼泊尔境内,这里也是一个小村落,出入境办公室是一间刷着白色粉墙的小房间,里面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我们一行人站在马路边,领队一个人进去办理入境手续。

这个尼泊尔小村落,我看到路边有一个剪头发的露天小摊,小摊下有两个车轮,是一个可以骑着走的摊子,摊板一打开,是一个立起来的木桌,三张椅子,木板上挂一面镜子,一个男子坐在椅子上剪头发,一个男子在修剪胡子,理发师是一个光脚的印度青年,地上落满了人类的发毛。

现在是十月初了,早晨的空气有点清凉,这些尼泊尔男人穿着白色的背心,腰间围一块布,尼泊尔人称男人的围裙为Lungi,他们肤色黝黑,跟印度人极为相似。

我们过境时,看见我们的中巴车比我们先到尼泊尔。

上车后,汽车沿着乡野道路奔驰,两边都是稻田椰树芭蕉树,还有一个个的小村落,尼泊尔的田园风光跟隔壁的印度一样,有大片大片的稻田。这一路上我们吃到很多的印度米饭,感觉米粒较圆,有点像日本的东北大米,不是很好吃,还是泰国的茉莉花香米更香。

汽车停了下来,车上的旅客也从睡梦里醒过来。这些天一直在路上,同团的大叔和大婶们很疲累,他们都遵行了旅行团的作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四处拍照。

蓝毗尼的清晨很热闹,这里有很多僧人盘腿在地上打坐,他们穿着黄色的袈裟,双手合十,敬拜着一根圆筒柱子,诵念经文。旅客也很多,穿着白色衣服的尼泊尔人围坐在蓝毗尼的圆柱前,我们团的两位姐姐也是穿着白色的衣裤,她们是虔诚的佛教徒,这一路她们都穿这一个颜色的衣服。我自己的服装很随和,今天自己是牛仔裤和一条有格子的衣服,一看就是一个来旅游的。

这次来追随佛祖在印度和尼泊尔的足迹之旅,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次人类文化之旅。

这个圆柱有什么不同凡响呢?

我们团的印度导游站在石柱前,告诉我们这是古印度阿育王立的石柱,阿育王公元前251年曾来此地朝拜佛祖的诞生地,并立柱纪念,弘扬佛法。

 

蓝毗尼是佛祖的诞生地。

释迦牟尼(Sakyamuni),生于公元前623年,本名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迦毗罗位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摩耶王后是释迦牟尼的生母,她在回娘家天臂城分娩时,路过蓝毗尼,在一棵葱茏的无忧树下她诞下了孩子。

从此佛祖便诞生在世界上。

导游带我们走进一栋白色的房子,这个房子呈现四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有金色的栏杆围拢。这是摩耶王后纪念堂,堂前有一池清水,四处有花草围绕。这座摩耶堂里有一个地下玻璃走廊,大家肃穆地从走廊走到下面的砖石地基,这些红色的砖石画面我们曾在佛祖的足迹各地多次见到,那个时代的人都常用砖石建造房舍庙宇。

大家从这个玻璃廊道里走下,看见的都是废墟般的地基砖石,可是没有人出声,寂静的空间只有人们的脚步在回响。这时走在我前面的人都在一个玻璃柜前双手合十敬拜,有的人还跪下敬拜。当我走到这个玻璃柜前,我看到里面立着一块石头,玻璃柜上写着:Marker Stone—The  Exact  place of Birth Buddha(石头标志—佛祖确切的出生地),这块石头的位置就是佛祖出生的地方。

 

后面排队观看这块石头标志的游客很多,我也只能拍一张照片后,敬重地离开。

岁月流逝,两千六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就在这块石头的地方出生,确切到精准。

这个地方已经成为联合国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宗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从蓝毗尼出来,看见一群群的僧侣穿着袈裟从容地走来,远道而来朝拜的不仅仅是平民百姓,还有僧侣,来自世界各国的佛教徒,对他们来说,能来到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礼佛,是他们人生的福泽和幸运。

我们旅行团的一位阿姨拉着她的丈夫,走到阿育王石柱前跪拜,他们前面是泰国的和尚们在诵念经文,他们也跟着喃喃诵读。导游让我们自由活动半个小时,在蓝毗泥的花园里逛逛,欣赏这片净土。我和两个穿白衣服的姐姐,坐在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树下是红色砖头废墟,一个穿红袈裟的和尚,独自一人在这个菩提树下打坐,双手合十,他安静的身影和绿绿的菩提树,气场很大,让周围的阳光都金光转动起来,多美好的画面啊。

阿育王柱前的旌旗飘远,僧侣们的诵经声高高低低,随风飘扬。蓝毗尼的天空很蓝,蓝蓝的天穹没有一丝的云彩,蓝得那么那么干净,蓝得那么纯粹,仿佛不曾被这世间污染过一般,人在这样的天空下,在僧侣们的诵经声立,在那一片片的黄色袈裟,在白色的摩耶王后堂前,在佛祖诞生地,都不由地肃然起敬,又心生温柔。

在这里诞生的那个人,千年来他的思想触碰到亿万人的心灵,引领着他们的灵魂净化,脱离这凡世苦海。

这世间佛祖神迹始于这个小小的地方蓝毗尼。

图片
广 告 时 间
图片
图片

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