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段人生之路中的他!

 

作者:静 水

一个回眸,秋已过半。一场秋雨,荡起凉意。

等不及用诗来描摹秋天的深情,岁月已悄悄从指缝间溜走了。留下只有思念的缠绵,想起那些同行的人,经历的事。还没有来得及当面说声谢谢,就离我们飘然而逝。

 

世间上再也没有比生活在德国人群中的他。他用一份德国《华商报》的报纸,不仅完成了自己的辉煌人生,还以报纸传播的形式,参与帮助海外华人改写了人生轨迹。

 一

那年的深秋,树动花辞叶尽黄,阳差阴错落他乡。雨声数点催天晓,秋去冬来又岁荒。

我怀着好奇心去看世界,来到异国土地,一切是那么的陌生,举目无亲,孤独流浪。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与国内亲友联系,靠打长途电话,没有讲几句话,马克硬币就没了。两耳听到尽是巴伐利亚的语音,双眼见到处处高鼻子监眼睛,在人群中,偶尔瞧见一个中国人,仿佛遇到了救星式的激动人心。

刚开始,步步都惊心动魄,现实和理想常常争吵不息,原定的方向和实在的状况相差甚远,忧愁和烦恼扰乱了正常的生活,怀疑自己先错了定位,不该出国。很长一段时间,梳理不清自己的思路,心很累,后悔了,没有信心坚持了。

当我迷茫举棋不定,处于回国与留下交织挣扎时,突然从朋友处发现了一份中文报纸德国《华商报》,如获至宝,仿佛回到了故里,似秋风吹来满园果香,沁入心脾。出国前,我是一个爱读报刊的人,有时还把报上的好文剪下来收集成册。

 二

德国《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 是华人在德国经商的指南; 是游子海外生活的活字典; 是连接德国华人融入德国社会的链条; 是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当时每月拿到《华商报》,成了我在海外生活中头等大事。

有时去晚了,分发完了,只能从其他朋友手中去拿,尽管报纸边角已翻破了,我还是爱不释手,拿回家认真翻阅收藏。记得母亲来德国探亲,这份报纸也成了她的最爱,甚至把我以前收藏的,也带回国内,仿佛这是她思念女儿和了解德国最好的方法。

休息天,我会夹着《华商报》,独自去一家优雅的咖啡小店,安静细仔地浏览阅读那五颜六色特别的版面,那如同画一样的方块汉字,也吸引了周围喝咖啡的德国人,有时他们也向我借阅,虽然不识中文字,但一页页关注的神情,宛如在看自己母语报纸似的认真。

 三

这份德国的《华商报》,内容丰富,有欧洲和德国及中国的各种重要新闻,也有许多商业信息指南,还有作者专栏、读者问答、活动消息等等,恰似一张包罗万象的大网,撩起了活蹦乱跳,无穷无尽乐趣的鱼儿。

我很喜欢《华商报》作者专栏栏目,几乎每次都读,那一篇篇海外华人创业的文章,那一段段游子艰苦人生经历的展现,让我真正了解到,一个在德国表面现象背后的各种人生故事,其实每个出国的人,都是在布满荆棘路上步履蹒跚,咬牙忍受前行。

 

有句话这么讲,“肥料是土地的宝贝,汗水是丰收的蜜汁。”与其犹豫徬徨不如脚踏实地,我重新调整了位置,找到了适应的方法,坚定了留在德国的信心,“既来之,则安之。”

人生有时真不可思议,一张报纸上的几篇文章,就能影响你的选择,改变你行驶的航程。让你心神不宁的生活变得有节奏了,虽然波折和困苦依然如故,却不会再害怕和逃避这个命运。那些不顺心的事一笑姑置之。用清澈开朗的心情,热情拥抱生活。用百倍的气息去抵御压力,生活重归阳光,精神振作。

 四

一个人一生的机遇和运气大致是公平的,你不至于什么都拥有,也不可能一无所有。德国《华商报》不仅刊登了有曲折的人生小说篇章,而且还提供了大大小小的的商业信息,指出了只要肯吃苦耐劳,麻雀也能变凤凰的人生哲理。

每次浏览到各式各样的商家消息和经营机会,心中再也不安于稳定的现状,不甘于平庸的左右。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滋生出另一种生存方式尝试的想法。即便顾虑重重,也明知不会一帆风顺,荆蔓蒺藜依然成群地生长载途,但仍然无所畏惧,好像德国《华商报》给了我足够的勇气,是我坚强的后盾。

于是,就更留意德国《华商报》上,商业广告信息的内容。经过一个阶段的各方面了解和实地考察,向有经验的朋友取经请教。终于也手臂一挥,走上了自食其力的羊肠小道,在自主经营中,得心应手,找到了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华人群中,只要有需求和难题,自然而然翻看能德国《华商报》,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谋生的路上,纵使充满困难和风险,可心中照就洋溢着胜似财富的喜悦。一张报纸的阅读,一路良师的指点,一生益友的陪伴,让我在风风雨雨中飞过,尝到了在德国生活酸甜苦辣的味道,从中悟透出了泰戈尔的这句经典名言的含义: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五

现在,许多人已不习惯看纸质报纸,打开手机通天下,电脑网络传信息。

德国《华商报》在很久以前,也开辟了《德欧商华》媒体公众号,打开手机电脑,就能看到每天报道的德国及各类的报道,还能看到德国《华商报》电子版,随时浏览,再也不用担心洛阳纸贵,拿不到报纸的不愉。

新冠疫情下,不出家门就能看到欧洲的时事,了解社会的动态。

二十余载时光里,德国《华商报》是海外漂泊浪子的指路明灯,开阔了游子的视野,滋润了华人的心灵。时间会沧桑了容颜,然而这张报纸,如同温暖向阳的引路人,始终是我们德国华人同胞,最依赖,最可信,最喜欢的报纸和媒体。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路,看到了何种风景,遇到了怎样的人,遭受了多少挫折,仿佛老天爷都已安排好了。上苍在你自己选择的路途上,不断给你关闭一扇窗,又开启另一扇窗。

去年德国疫情肆虐,人心惶惶不安,希望渺茫,宅家守候,我竟然异想天开,重新拾起搁浅三十年何东的笔,从一个德国《华商报》的忠实读者,慢慢变成向《德欧商华》媒体公众号投稿的人。

记得去年六月,“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当时新冠疫情袭卷全球,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似乎整个社会生活处于停摆的状态,大多数人宅家沉闲,朋友圈中,经常看到有练歌舞,有研制美食,有泼墨挥毫等等,其中一条用牛奶盒和花盆发芽菜的信息,深深吸引了我,不假思索自己也亲自尝试发起了芽菜,不仅收获了发芽菜过程中紧张和喜愉的乐趣,更体验到了,培一寸豆芽,养一份安闲,让心归于简静的人生感悟。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那时,我萌发了,分享这一乐趣的想法,我拿起了笨拙的笔,立即写了一篇记叙小散文《初夏的豆芽》,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寄给了德国《华商报》的曹晴老师。本以为会石沉大海无回音,可出乎意料,却惊喜地收到回复:“是否原创,主编审核后,方能确定。”

2020年6月15日,我惊喜地看到了,《德欧华商》媒体公众号,刊登了我的第一篇之作。当时德国《华商报》的主编是修海涛先生,他的一个决定,他的一个关注,让我们这些在疫情中闷闷不乐,看不到希望的华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生活的信心,还为我们这些默默学习写作的无名小卒,打开了在新冠疫情下,一扇爬格子的窗。

摄影子慧

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在德国《华商报》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时至今日,在《德欧华商》媒体公众号上,发表了十五篇小小习作,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和支持。陶冶了情操,开启了流年新的起点,寻觅到自然内心丰盈的财富。

 七

今年8月24日,我突然看到《德欧华商》媒体公众号,关于德国《华商报》创办人、前主编修海涛先生因病于2021年8月23日晚不幸离世讣告。我口瞪目呆、难以置信。

以前经常出现在德国《华商报》上,

那位温文儒雅,谦和颔首的修海涛主编;

那位殚精竭虑,撑起德国华人报纸一片天地的修海涛主编;

那位桃灯夜耕,一笔一笔点染德国华人生活繁花似锦的修海涛主编;

那位推动德国侨商学界,引领德国同胞事业溢彩流韵的修海涛主编;

那位激励和安慰受挫折德国游子的修海涛主编……

 

在相随我们二十四载后,来不及告别,离我们而去。德国华人同胞为之惋惜悲痛,纷纷在媒体微信里为你流泪和送行。

常言道,擦掉眼泪很容易,但却无法擦掉回忆。

我虽然从未亲眼见过修海涛主编,可一份德国《华商报》的报纸,一个《德欧华商》媒体公众号,如同亲人般的陪伴,使我由青丝变成霜鬓。难忘这份报纸给德国华人带来的好运,我还来不及当面表达感恩之情,你却步履匆匆,回归到生命的原点。

善心悬夜月,

亮节载清风。

美德存天地,

英灵垂宇穹。

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