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德国】莱茵河畔古堡隐藏的爱情悲剧,数百年来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原标题:在莱茵山水间探幽访古 (下)

作者:杨悦

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马克斯堡

 

第二天,我们离开坎普博恩霍芬小镇,沿莱茵河向北行驶近15公里,来到当天行程的第一站,高高屹立于布劳巴赫市 (Braubach)山头的马克斯堡 (Marksburg), 它是莱茵河中游地区唯一一座从未被毁坏过的中世纪古堡。1900年,马克斯堡为德国古堡协会所拥有,协会会址常设于古堡内。马克斯堡在德国城堡史上的独特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山门仰视马克斯堡

在宾根与科布伦茨之间的莱茵河中游地区,每隔2.5公里曾矗立着一座城堡,遗留至今的约有40余座,其中绝大多数都曾被毁坏,要么在战火中被摧毁,要么因长期弃用而湮没。这些浪漫时期的古堡慢慢变为废墟,19世纪以后才陆续被修复,这些19世纪以后的“新建筑”中包括我们下站要去的“兰河之角堡”。

相较之下,始建于十三世纪的马克斯堡从未被攻克,也从未被废弃,躲过了战祸,历经岁月的风雨,依然完好无损,由此显得格外珍贵,在众多古堡中脱颖而出,借由它,人们得以窥见中世纪城堡的原汁原味。

我们一边聆听导游的讲解,一边饱览城堡的胜景,从大堂、闺房、教堂、昏暗的葡萄酒窖、堆满锅碗瓢盆的厨房,到黑黝黝的古炮、中世纪的厕所、防御通道、军械库、塔楼,所有古堡的设施一应俱全。展品中除了骑士金属戎装、各种冷兵器、严刑拷打的刑具,还有一只十九世纪的儿童鞋,古琴,钱箱,各式壁挂,车轱辘,铁匠台,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写满岁月的沧桑,映照出人世的困厄与生命的欢欣。

马克斯堡的骑士装备展示。

马克斯堡里的厕所,与餐厅相连。厕所没有门,防止出现谋杀。

马克斯堡里展示的古时的刑具

站立在城堡上,俯瞰90米深处的莱茵河谷,远眺青山绿水、城镇房舍,宁静纯净,怡人眼目。环绕着城堡的露天庭院,簇拥着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色草药,这些植物栽种于1967年,有150种类之繁多,均是中世纪药用、食用或观赏类植物,曾出现在德国古老的童话故事里、民间传说中或菜谱药方上。每种植物的旁边都插着小牌子,书写着它们在中世纪的名称、拉丁语专业术语和现在流行的称谓,既有Basilikum(罗勒)和Mispel(殴楂)等人们熟知的食用植物,又有Bilsenkraut(天仙子)和Liebstöckel (独活草)等知之甚少的植物,还有叫不出具体中文名称的Scherling (毒人参属)和 Pestwurz (蜂斗菜属) 等等。

马克斯堡里的厨房

乱花渐欲迷人眼,此时此地,真愿化身为植物精灵,叫出它们各位的芳名,了然其前世今生,嗅闻每一朵盛开的繁花,触摸每一瓣张开的绿叶,趁着花开叶茂,趁着美景良辰。

 

似曾相识的“兰河之角堡”

 

沿莱茵河继续北上,开车八公里,来到此次旅行的第四座古堡,位于兰河畔的“兰河之角堡”(Burg Lahneck),它同属于“中莱茵河谷上游地区世界遗产”的一个重要景点。

“蓝河之角堡”(Burg Lahneck)的外表年久失修,更显得古老苍凉。

 

当时浏览行程表时,发现我曾到过的地方便是“兰河之角堡”所在的古城兰施泰因(Lahnstein)。11年前,我来这里参加过一位德国教授的七十岁生日宴,第二次来这里是参加他的葬礼,他的夫人至今居住在兰施泰因,来自她的信封和明信片上通常盖着“兰河之角堡”的纪念邮戳。先后两次去兰施泰因均无暇也无心游览古堡,但这座小城因为故人而变得熟悉和亲切。

“兰河之角堡”建于1226年,用以抵御外敌的入侵,1850年起归私人所有。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普鲁士帝国副海军上将的罗伯特·米施克(Robert Mischke)于1907年收购了这座城堡。米施克擅长帆船运动,是德国著名的“基尔帆船比赛周”(Kieler Woche)的先驱人物,他于1932年在“兰河之角堡”寿终正寝,这座古堡至今为其后代所拥有。

1774年2月,年仅24岁的歌德用四周时间完成了书信体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用一支鹅毛笔,写下求不得、爱别离的无奈与怅惘,舒缓压抑的情绪,减轻心底的伤痛,逃过了举枪自杀的厄运。7月,歌德来到兰施泰因友人家小住,在兰河对岸眺望古堡,写下激励自己的抒情诗《来自神灵的致意》:“看哪,那渴望何其强烈,心灵如此沉稳,无拘无束,骑士般的铮铮铁骨,酒杯尤已斟满……”。年轻的歌德在莱茵山水间徒步漫游,登高望远,探幽访古,挥斥方遒,洗涤身心灵的疲惫。同年秋天,《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为歌德在文坛赢得盛誉。

就在歌德去世19年后的1851年,来自苏格兰爱丁堡、名叫杜普的五口之家开始了浪漫的莱茵之旅。他们乘船沿着莱茵河溯流而上,来到兰施泰因度假。一个风和日丽的夏日清晨,年方17的艾迪丽亚·杜普小姐 (Idilia Dubb)带着日记本和素描本,悄然来到当时已夷为废墟的“兰河之角堡”写生,她攀上破败的古堡楼梯,准备从古堡眺望莱茵河的美景,用素描记录下观感。不幸的是,当她刚一踏上塔楼,腐旧的木梯瞬间坍塌,切断了归路。

Burg Lahneck顶楼的房间。艾迪丽亚·杜普小姐 (Idilia Dubb)或许就在这里长眠不醒。

 

在德国警方百般搜寻无果后,伤心欲绝的杜普家人带着破碎的心回到苏格兰。谁曾想到杜普小姐会独自去到难以进入、满目疮痍的古堡废墟。

时隔12年,修复古堡的建筑工人发现了杜普小姐的遗骨和塞在墙缝里的日记本,里面记录了她与父母和贵族未婚夫的重重矛盾,之后取消婚约,随父母弟妹开始莱茵之旅,路上曼妙的风景和激动人心的见闻,途中爆发的门不当户不对的炽热恋情,与爱人在“兰河之角堡”激情而美妙的一夜……这也是她第二天独自一人去往古堡写生留念的起因,此时爱人已踏上南去的商务之旅,除他之外没人知道他们去过人迹罕至的古堡。日记结尾处叙述了女孩生命的最后四日,独自一人感受死神步步逼近的无奈、无助、绝望与恐惧。

一个年轻蓬勃的生命就此香消玉殒在“兰河之角堡”,这个真实的人间悲剧借由纸媒广为流传,杜普小姐的日记在当时引起轰动,其好友在杜普夫妇去世后征得杜普弟妹的允许,想要公开出版《杜普小姐日记》,却没有一家出版商愿意。沉没一个多世纪后的1995年,杜普小姐日记被一位苏格兰记者重新发现并出版发行,2006年译成德文,书名叫做《Das verwundene Mädchen》(《失踪的女孩》),此时距离伊人逝去已然150年。

在导游带领下参观完城堡,静坐在城堡外树荫下喝咖啡,吃苹果蛋糕,微风徐徐,兰河静静注入莱茵河,山峦桥梁尽收眼底,一望无际。离开时,我走进饭店室内,蓦然惊喜:啊,这不就是当年教授举办生日宴会的饭店吗,当时餐后我们就在户外倚墙聊天,在古堡门口参天大树下逗弄孩子,只是没有进去参观,也未留意古堡名字,心思全在四岁孩子身上。原来是故地重游,难怪觉得眼熟。我兴奋地告诉同行的女儿:你知道吗?你以前来过这里。她全无记忆,我自己不也稀里糊涂吗。此一时彼一时,同样的地方,心境却倏然不同。

本文作者在Burg Lahneck塔楼上。远处是莱茵河。

 

永垂青史的“骑士坠崖会议”

 

从“兰河之角堡”驱车北上,抵达莱茵河的左岸,叫做“Rittersturz” (“骑士坠崖”) 的制高点,位于科布伦茨南部的城市森林中,四周树木环绕,闹中取静,既是居高临下俯瞰莱茵河的观景平台,也是徒步与骑行的出发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为什么叫做“骑士坠崖”呢?据说曾有一位骑士在此飞身跳下悬崖,舍生取义,但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历史上无从考证,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但“骑士坠崖”这个称谓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

十九世纪末在这里建了“森林客店”(Waldgaststätte),后来演变成“山麓旅馆”(Berghotel),有缆车从山谷直达旅馆,使其在二战前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开会和郊游的据点。1960年因经济原因缆车停运。1972年,面对山体滑坡的危险,以防万一,“骑士坠崖旅店”被迫拆除。如今,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平地,靠近悬崖的地方围着铁栏,站在石墩上可远眺莱茵河、科布伦茨和兰施泰因。

之所以专程开车寻访这里,是因其历史意义,1948年7月8至10日,在“骑士坠崖旅店”召开了德国历史上著名的“Die Rittersturzkonferenz”(“骑士坠崖会议”),讨论了法兰克福文件,在这份由当时三个西方占领国美英法于7月1日共同递交的文件中,阐述了在德国西部美英法占领区建立独立国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包括后来的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11位西部德国的地方首脑。这次会议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确定了西德联邦议会选举和基本法的要旨。

紧接着,在1949年8月25日和26日两天,西部德国的政治家们再度齐聚在科布伦茨的“骑士坠崖旅店”,召开了第二次“骑士坠崖会议”,会上确立了联邦大会和联邦议会的规制,沿用至今。

1978年在被拆毁的旅店原址上,竖立起一座厚重质朴的纪念碑,平台入口处的玻璃橱窗里贴有两次会议的说明文字与历史照片,以兹纪念二战后这两次举足轻重的 “骑士坠崖会议”,它们纲领性地决定和影响了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的政治定位与走向。

 

《华商报》郊游团在Rittersturz纪念碑前合影。

Rittersturz会议纪念碑铭文。

寸铁寸金的雷马根铁桥

 

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便是位于科布伦茨与科隆之间的雷马根铁桥 (Brücke von Remagen)。在这里,美军摧毁了德军最后一道防线,加快了二战结束的进程。铁桥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左右两岸的桥头堡遗址。

位于莱茵河畔的雷马根大桥和平纪念馆。

雷马根铁桥原名Ludendorffbrücke (鲁登道夫大桥),始建于1916年,当时一战正酣,德国人打算利用这座横跨莱茵河的铁桥,源源不断地向西运送部队与战略物资,结果事与愿违,在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这座大桥才正式建成通车。

1945年3月7日,美军先头部队攻占莱茵河左岸的雷马根古城,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这座尚没有炸毁的铁桥,当时希特勒为了阻挡盟军的进攻,丧心病狂地下令炸毁了莱茵河上所有的桥梁,妄图利用莱茵河的天然屏障,换得踹息与反攻的机会。

一时间,莱茵河两岸硝烟四起,所有桥梁付之一炬。雷马根铁桥作为当时唯一幸存的桥梁,让盟军如获至宝。在3月7日至17日的十天时间里,盟军马不停蹄地利用铁桥运送了18个团、约25000人的兵力横渡莱茵河,对德军形成包围之势,“雷马根奇迹”成为压倒希特勒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德军守桥部队正等待一支携带绝密防空武器的德军防空部队过桥,因而延迟了炸桥的时间。盟军杀到雷马根,德军匆忙炸桥,因当时物质匮乏,德军使用的炸药是采矿用的工业炸药,其威力远逊于军用炸药,故铁桥纹丝不动、完好无损。炸桥不力的德国军官被大光其火的希特勒责令处死。之后在盟军夺取雷马根铁桥的宝贵十天里,德军继续不余遗力地从空中和地面狂轰滥炸雷马根铁桥,倾尽当时最先进的炸药和武器。

1945年3月17日,伤痕累累的雷马根铁桥终于不堪重负、自行崩塌,负责加固铁桥的三十位美国工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雷马根战役成为盟军永远的光荣与伤痛。

雷马根铁桥俨然已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德军失去最后一道屏障,战争的结束指日可待。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盛赞雷马根铁桥的价值“寸铁寸金”,是二战中盟军取胜的桥头堡。

就这样,雷马根铁桥在二战中一战成名,为世人所熟知,其本名“鲁登道夫大桥”渐渐被淡忘。在这曾经血肉横飞的地方,1980年建起一座“和平纪念馆”(Friedensmuseum),供后人凭吊、缅怀、思索。

1969年,由美国人制作和拍摄、以雷马根铁桥为主题的电影《雷马根大桥》(The Bridge at Remagen)上映,这部场面恢弘,耗时115分钟的战争片和其主题音乐至今扣人心弦、激荡人心。

《雷马根大桥》电影海报。

《雷马根大桥》电影中的激战场景。

从纪念馆来到观景台凭栏眺望,见证过战争风云的乌黑桥头堡默默无语,莱茵河微波不兴,静静流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什么比和平更弥足珍贵呢,鉴往而知来,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国与国之间的担待,七十年的和平滋养了欧罗巴,让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富足、丰裕、宁静、安详。

从观景台凭栏眺望乌黑的桥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