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光影】德国电影将暴力与音乐融为一体,在上海获好评拿大奖!

原标题:暴力与文艺混搭出的心灵和弦——德国电影《四分钟》

作者:王雪妍

 

德国电影《四分钟》是一部很特别的影片,人们很难给它定义一种类型。你可以说它是犯罪片,因为影片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充满暴力氛围的监狱中拍摄的,并且主人公也是一个性格凶狠极端的,习惯用暴力手段解决一切问题的不良少女;或者你也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文艺片,因为这是一个关于钢琴的故事,动听的古典钢琴曲贯穿流淌在影片之中,两个女人之间的微妙感情也被描画得真实而细腻。 

“暴力”与“文艺”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类型设定,却在电影《四分钟》里相互交缠在一起,并且密不可分。“暴力”给原本轻松柔和的“文艺”增添了一股任性、原始的,桀骜不驯的力道,展示了生活冷酷无情的一面,使人们在享受“文艺”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人生的种种无奈以及适者生存的残酷血性。而“文艺”在片中为“暴力”修复着心中的创伤,使其缓缓打开心扉,就像使一只凶猛的小野兽渐渐收起锋利的牙齿,变得平和而驯服,感受着生命中其实始终存在着的温情与暖意。

在一所阴森的监狱里,执着于音乐的单身老妇人克鲁格夫人(Frau Krüger)几十年如一日地开设钢琴课,即使她三年不曾领到薪水,即使她目前只有四个学生——其中三个是犯人,一个是狱警。她自掏腰包买了一架崭新的三角钢琴,还请来了调音师调音,一切只因她对音乐和教学的热爱。犯罪少女杰妮(Jenny)的出现使克鲁格夫人平淡无奇的生活显现出了不一样的色彩。这个叛逆又暴力的女孩身上显示出了惊人的钢琴才能与音乐天赋,她用她带着伤口的已经粗糙不堪的双手弹出流畅的激动人心的旋律。

一开始面对杰妮,克鲁格夫人由拒绝到接受、由轻视到重视、从命令到包容,终于,神圣的音乐把两个年龄相差几代人、身心都受过深重创伤的女人连结在一起。为了让杰妮参加青少年钢琴大赛,克鲁格夫人忍受了她的坏脾气,甚至帮助她越狱,还把自己深藏心底多年的隐秘往事告诉了她。最终,克鲁格夫人以毕生的名誉和自由为代价换来了杰妮登台演奏的机会。而饱受生活摧残、冲破了重重阻碍的杰妮,在神圣的音乐殿堂——德国歌剧院的舞台上,用四分钟的时间释放着自己的全部情绪,为评委和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妙绝伦又无比震撼的钢琴演奏,也完成了对自己的心灵救赎。

2006年,德国影片《四分钟》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放映后大受好评,并且夺得最佳影片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幽默地表示:“我们只用了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就决定把这个奖颁给《四分钟》!”吕克·贝松对该片评价说:“《四分钟》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个艰涩、感人肺腑的人生故事。主角的演技细腻精湛,配角塑造的形象也很生动。影片中,老师与学生、看守与犯人、过去与现在,交错从容,掌控得当,给人以震撼。”

另类炫酷的钢琴演奏

 

有关钢琴的电影不胜枚举,其中不乏可以名垂影史的经典作品,像《海上钢琴师》、《钢琴别恋》、《钢琴课》等等。有这些优秀的前辈坐镇,后来者压力山大,超越经典谈何容易,哪怕只有个别情节或镜头能被拿到台面上与这些影史上的“大咖”做个比较,让人眼前一亮,也足以看作是成功的一小步。这部《四分钟》无疑是这样一个大胆无畏,又极具创新精神的年轻后生,其中与钢琴相关的桥段就完全可以拿出来供人欣赏讨论一番。

影片中有两处四分钟的钢琴表演,这两处四分钟的精彩程度,完全可以媲美《海上钢琴师》里1900和黑人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钢琴对决,甚至有所突破。第一处是杰妮为一位前来监狱采访的记者演奏,牢房的气氛压抑而沉闷,杰妮的双手被手铐铐在背后,她就背对着钢琴演奏起来,配上快速紧张的旋律,还有杰妮孤独的桀骜不驯的表情,整个场景令人血脉贲张,好像和主人公一起在琴键上寻找着冲破镣铐、冲出牢笼的出口。

另一处在影片的结尾,杰妮坐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舞台上,身着黑色的晚礼服,面对着台下成百上千的观众,她将一首原本抒情优美的舒曼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得“面目全非”。除了在琴键上的手指飞舞,她还击打琴体,拨拉琴弦,摔着头,跺着脚,甚至一脚将座凳踢开。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之中,近乎癫狂,她用音乐呐喊着,咆哮着,将隐忍在心中多年的生活给予她的不公和痛苦尽情发泄着……杰妮在台上的表演酣畅淋漓,影片导演运用的快速凌厉的剪切手法也使这最后的四分钟格外激动人心。镜头随着激荡的音乐不断跳跃,像动作片一样令人目不暇接,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使影片中音乐厅里的观众,以及银幕前看电影的观众同时屏住呼吸,生怕错过这场从未见过的演出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帧画面。直到演出结束,舞台上的灯光慢慢变亮,大家这才如梦方醒,不觉大呼过瘾。

完美的屈膝礼

 

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里,谁还没有些难以启齿的过去呢?无论是囚犯杰妮,还是钢琴教师克鲁格夫人,她们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心事,都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之后,将心底的伤疤层层包裹,藏得严严实实。这两个女性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顺畅,其中有依赖,也有防备,有信任,也有冲突。两个人明明相互需要,却又各自在心里套上厚重的盔甲不让对方靠近。从最开始的相互抵触,到最后的和解与豁然,这一过程被导演刻画得真实细腻,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德国式的冷静和克制。

整部电影的情节推动几乎就是靠杰妮和克鲁格夫人之间一进一退、有攻有守的不断了解和逐渐信任来完成的。电影里,克鲁格夫人教杰妮弹钢琴,要她参加青少年钢琴大赛,重新拾回她应得的荣耀和尊严,可杰妮却对钢琴和自己的才华不屑一顾;克鲁格夫人为杰妮制定严格的学琴纪律,而杰妮却在比赛前将音乐厅洗手间里的镜子一拳打碎;克鲁格夫人禁止杰妮弹那些不入流的黑人音乐,却在关键时刻帮她越狱;杰妮对克鲁格夫人说了一句“我喜欢你”之后,又重新被暴力情绪所支配。这两个人的较量时而短兵相接,时而火花四溅,从来不会优柔寡断,没有腻腻歪歪的过程,节奏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可是当其中一人真的开始向后退缩,另外一个必定不会放过对手,一定要重新过去挑衅一番。因为舍不得,所以总会心心念念地放不下。

可以说,是克鲁格夫人耐心又严格的指导,成就了杰妮生命中那重要的舞台上四分钟的绽放。可是影片并无意表现一个教师的伟大与无私,克鲁格夫人并不完美,她有着自己的偏执,有着难以启齿的痛苦往事。在杰妮参加决赛之前,克鲁格夫人将内心深藏多年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学生。她在指导杰妮弹钢琴,执着地将杰妮送上舞台时,其实也是对自己过去的释怀。

杰妮曾说,她永远不会向任何人行屈膝礼。可就在音乐厅的舞台上尽情燃烧与绽放过后,这个年轻的女孩面带微笑,缓缓张开双臂,双膝微微弯曲,俯下身子,对着台下的观众,对着克鲁格夫人,也对着她曾经无比憎恨的世界行了一个完美的屈膝礼。那一刻,她的眼神变得柔和有光泽,与克鲁格夫人达成了真正的和解。

与此同时,警察冲上舞台,在聚光灯下为杰妮再次带上了手铐。至此,影片戛然而止,镜头定格在杰妮俯着身子行屈膝礼的姿态,她的目光温和而满足……生活无法改变,但曾经萎靡的精神已然获得满足,消沉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拯救。

荧幕前观看电影的我,已泪流满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