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失业数字造假?是善意谎言还是欺骗选民?

原标题:是善意的谎言,还是玩文字游戏?—— 被美化了的德国失业率数据

作者:小语

来德国近20年,我感觉自己不仅德文没学好,中文也在退步。比如有失业才半年但在劳动局安排的培训学习的女友问我:我失业不到一年,还领着“失业金1”,但被劳动局安排去学习人的算不算失业者?我答:当然是啊。她说:答错!我在学习期间可不算失业的,我是为德国失业率降低作贡献的人!那我再问你,那些长期失业者,有的领着“哈茨4失业金”的是不是失业者啊?我说长期失业当然更是失业者啊,“哈茨4”只是失业救济金另外一种叫法(编者按:2005年引入的“哈茨4”Hartz IV社会福利规定,是将原来的失业金和之后的社会救济金合并而产生的,这些领取者是有工作能力的人。如果不能工作的人则领取“社会金”Sozialgeld),这名称也不过是十多年的历史么,也被称为“失业金2”。她说,还是错!大多数的“哈茨4金”领取者并不在失业人数统计数据里。

听罢,我头脑一片混沌,我想刚失业的只要他们的培训费用和失业金不是某个录用单位安排和发放的,咋就不算失业了呢。这样统计,当然给政府长脸,失业数据一下子就降下很多,比如2005年“哈茨4”计划出台之前,德国有500多万失业者,但就出台一个方案,也可叫更名字方案,一下子把很多长期失业者拉出了失业者名单,冠之以:Hartz-IV-Empfänger!失业人员数据陡然下降几百万!

德国劳工局公布的失业者统计图示。270万失业者。其次还有“1欧元工作者”、“58岁以上者”、“介绍职业培训者”等等,这些人不包括在这270万失业者之内。

 

我懵了。看来要不断学习,不仅要学习德语,还要学习德国政府对失业者的定义变化。自从2005年起,超过一年的长期失业者,如果符合条件,比如没有超过规定的自有住房、存款,也没有配偶较高收入的,申请审核后或许可继续领取失业金的,有了个新的称呼叫:“哈茨4领取者”,他们大部分从庞大的超过500万的失业大军里被分离出来,另外还有那些“1欧元工作者”(每小时工资在1欧洲元),失业第一年里或者第二年后继续接受劳动局安排的学习培训的人,甚至只要58岁以后失业的,马上不算在失业数据里!这一下子让失业人数又下降了好几十万!

所以网上有文章直接把它叫做“Betrug”(欺诈)的,甚至在德国非娱乐的严肃杂志《明镜》上的读到一篇文章,标题就很鲜明揭示了失业状况的数据迷雾:《So hoch ist die Verdeckte Arbeitsloskeit》(隐藏的失业如此之高)。

虽然德国政府为长期失业者创造了一个优雅很多的名字:哈茨4领取者,可是那些换了称呼的失业者是否更快乐一点呢?最近在复活节假期德国亲友的聚会上,听小姑说她的一个熟人,失业几年一直没找到工作,心理很差,见熟人就躲,尽量不见面不联络,甚至为了躲避一些见面,常说自己到外地去了,看似得了抑郁症。更不幸的是,他的太太最近也失业了,那么他们前半辈子积攒下来的积蓄或者房产要被审核,是否需要卖掉房子,换到符合领“失业金2”(也就是哈茨4)允许的的房子里生活。他们郁闷又无奈,双双工作大半辈子交了几十年的失业保险金,可真正领到失业金也就一年,第二年就得拿出各种现在可能还拥有的房产、存款等财产,让职业中心审核,申请交上去还不知道是否能拿到这“哈茨4”的失业金。就算拿到,他们的待遇和身份立即降到与来德国后从来没有工作、纳税、交失业保险的很多持外国护照者一样,还常常因为孩子少得不到那么多补助。

比如德国的《焦点》杂志报道,2017年近30%的“哈茨4”领取者是外国人,其中叙利亚籍50多万,土耳其籍有20多万,还有很多中东,非洲国家等等。只有五分之一的外国人通过工作赚钱,但还不一定能养活自己或者家人。笔者曾经的两个同事,一个来自叙利亚,一个来自伊朗,他们虽然都有工资,但因为他们做的是兼职工(Teilzeitjob)孩子多,自己一份小工工资不够养活全家,所以都同时还在领取职业中心发的“哈茨4”,就是领着失业金的从业者。

失业并不是失业者自己的错,只是他们的运不好。笔者丈夫在十多年前也遭遇过,他虽然有专业,有发明,曾经是大公司的工程师,而且敬业到20年里就请过一次7天的病假,还是发烧昏厥3次的真病,不是像一些人谎称哪里不舒服的诈病。在这平均年病假27天的联邦州,他真是劳模里的劳模啊,可是遇到倒霉的时候,劳模一样失业,他忠诚地等到公司宣布破产,与全体员工集体失业!

后来,他虽然找到了新工作,但是在离开他老家跨越两个州,近四百公里的地方,为了工作,必须离乡到异地租房,就算工资与以前一样,但到异地后工资的30%多扔在一去无回的房租里,等于生活水平下降很多,但是他也无奈啊,怕成为“哈茨4”的领取者。

而这种失业的现象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会更频繁发生,比如笔者住家附近的著名啤酒工厂“Warsteiner”,居然把最让德国人自豪的“Made in Germany”的德国啤酒搬到尼泊尔等两个亚洲国家去生产了,因此今年就一下子裁员240人!

试想,啤酒是流水线灌装机械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工厂却不惜把德国的水运到亚洲,在那边生产,更不要说那些电子、电器、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了!所以,就算再欢迎几百万中东非洲壮劳力来德国,德国的大中小企业也还是在把工厂开到国外,失业还将继续。

年过五十的失业者,就算德语水平高,有专业文凭,哪怕纯德国人,能重找到工作都不容易了,这是德国劳动局工作人员坦诚的表达。那么很多人无奈屈就找一些半职的,或者微型工作,听起来有工作了,但因为收入不够生活,继续领取“哈茨4”的失业金,2017年有62%的哈茨4的领取者不属于失业者,因为他们有一份小工作,哪怕这份工资微薄,还需要政府补贴。

因此社会学家布特维格对成功让失业率陡然下降的妙招“哈茨4”提出批评:即便“哈茨4”在失业率降低中起到部分作用,但国家,特别是社会弱势阶层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实在太高”。为了美化失业率数字,德国政府的一些机构也算煞费苦心,不仅设计出了这么多的别名,让失业者尽量去接受低工资的小工作,还投了大量的资金积极推荐失业者去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而且这样参加学习叫创造就业的“Maßnahmen”(办法、措施),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Ausbildung(培训)。这本来是值得感谢政府的天大好事,但当笔者听了正在培训的女友真实详细的描述后就感觉复杂了,劳动局根本没有按照受培训者的水平高低分配去学习,有点把人硬拉硬塞去学习的做法,那些刚来德国不久、语言、电脑还在初级水平的难民或者移民与在德国公司工作多年失业的文员放一起学习培训,是浪费师资还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呢?因为那些听不懂上课内容的根本不想坐那里听,三天两头请病假事假不去上课,就算坐教室里了,很多人还插着耳机听音乐……

每个国家都有面子工程,有粉饰太平和政绩的必要,这也可以理解,但在大唱德国领导人赞歌的同时,不要盲目迷信,不要只看数据,而要分析数据后面的故事。德国的ADAC,大众汽车有过作假丑闻。德国政府也有不那么真实的地方。不过,我要学习乐观者的积极思维方式,德国政府就算在失业数据上有点作假,我也不想用欺骗这个词,最多说那是美化数据,是善意的谎言,或者是玩文字游戏吧。那是想让德国民众甚至全世界看到一个失业率新低的大好形势,来鼓舞人们对政府的支持和拥戴,增强在德国居住者的生活热情,增加其他国家对德国的好评度和向往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