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内外】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展外交斡旋力阻欧洲爆发战争

 

袁杰博士

德国华商报专栏作者

相关报道:

【德国内外】德国新政府外交政策正对世界产生影响

……

 

德国政府现正积极开展斡旋,努力寻求俄乌危机外交解决方案,旨在阻止欧洲发生战争。

德国媒体关于俄乌危机的报道

北约屡次东扩

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于1949年4月4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 北约)。该军事同盟剑指前苏联,目的是要与以其为首的东欧集团成员国相抗衡。
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也恢复了主权地位。俄罗斯则成了苏联的主要继承者。
1997年, 北约和俄罗斯签订了《北约与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
其后,北约进行了三次东扩:
1) 1999年,原华沙条约成员国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

2) 2004年,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以及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又成了北约成员国;

3) 2009年再次东扩, 又将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拉入北约。

尽管北约否认曾向俄罗斯做过不东扩的承诺,但通过这三次东扩,特别是其中第二次东扩接纳了与俄罗斯接壤的波罗的海东岸三国,北约实际上已挺进到俄罗斯大门前,后者直面前者的威胁。
但北约并未就此罢休。2016年5月19日,北约成员国外长又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签署了黑山加入北约的协定。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小国2017年6月正式加入北约。这是这个军事同盟再一次向俄罗斯紧逼。虽则从军事角度来讲,因黑山共和国军力薄弱,这一步骤意义不大,但该共和国拥有亚得里亚海沿岸港口,因而其地缘战略价值不可小觑。此后,北马其顿2020年3月27日又成了北约的第30个成员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本文件》文件还禁止北约在中东欧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但北约就变换花样,通过持续在北约东部边界地区搞军演来增强威慑力量。
此外,按照《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的规定,一旦确认成员国遭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应。这一援助保障,亦即确保各成员国在遭到攻击时相互援助,据称是“北约的基本支柱”(《明镜》周刊语)。
因而,早在2016年7月上旬,北约就已部署兵力于该联盟东翼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波兰来强化其兵力的“前沿存在”。北约以此是要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即对这些国家中任何一国的入侵都将被视作对整个军事联盟的攻击, 从而确保各成员国在遭到攻击相互给予援助。
当然,由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曾对《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所规定的这一援助保障,亦即“北约的基本支柱”,提出过质疑,甚至威胁要退出北约,因而曾一度使东欧诸国深感不安。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

战略缓冲地带

为了深入讨论俄乌危机,这里还不得不提到“缓冲国” 这个概念。
著名学者特里格弗·马西森(Trygve Mathisen)1971年曾在《小国在大国战略中的作用》一书中对“缓冲国” 作出了如下的定义:
“‘缓冲国’通常被定义为位于两个较大的、通常是敌对的国家之间的独立小国。似乎很自然就认为它是一种政治缓冲区,用于减少较大邻国之间的冲突危险。”
类似概念,如“战略缓冲区”、“战略缓冲地带”、“地缘缓冲区”等,也屡有所见。
马西森这里提到的“缓冲国”早已有之。
据称,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是英国从中世纪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奉行的一个外交政策基本原则。而“缓冲国”概念则是权力平衡理论的组成部分。
虽然乌克兰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并非是“小国”,但它确实属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缓冲区”。
从1945年联合国成立至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曾一直是联合国成员国。由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当时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而,苏联在联合国就拥有三个席位。由此可见,乌克兰的国际地位确实不容小觑。
苏联解体后,前苏联的核武器一分为四,分别被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四国所继承。乌克兰曾一度成了世界第三核大国。
然而,1994年12月5日,乌克兰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备忘录》。在《备忘录》中,美国、俄罗斯和英国承诺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现有边界,而乌克兰则必须放弃核武器。由于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的俄罗斯有权拥有核武器,因而直至1996年,所有在乌克兰的前苏联核武器都被运回俄罗斯。乌克兰自废武功,最终成了无核国家。
此后,乌克兰一直在谋求加入北约和欧盟。然而,一旦西方吸收乌克兰加入北约,则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战略缓冲区”从此消失,从而会对俄罗斯造成极大的威胁。
社民党元老克劳斯·冯·多纳尼(Klaus von Dohnanyi)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及这一问题。在被问及“为何西方没有更早地认识到乌克兰加入北约可能会导致一场严重危机”时,多纳尼回答道:“人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因而,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四年前在其《处于危险中的世界》一书中就写道:‘对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在联盟内事实上早已作出否定的回答。’”
这位社民党元老为此质问道:“但为何北约不在很久以前就正式宣布这个消息呢?为何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在2021年6月还让北约理事会再度就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作出明确决定? 他是否只是美国利益的‘传声筒’?”
多纳尼随即尖锐抨击道:“斯托尔滕贝格就这样几乎可以说是邀请了普京的否决权。正是由于斯托尔滕贝格的原因,西方现正处于一种涉及威望的困境。一个战略思维能力这么差的人不适宜担任这样重要的职位。”
虽然这只是多纳尼的一家之言,但确实也反映了执政的社民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对俄乌危机的真实看法。这部分人至今仍意欲继承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的衣钵,推行欧洲新东方政策,缓和对俄关系。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飞往华盛顿的飞机上,此行为了与美方共同探讨俄乌问题
德国政府态度

2021年12月,俄乌边境紧张局势加剧。据悉,俄罗斯在靠近乌克兰边境集结重兵超过10万。而北约则在其东翼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部署了约4000名士兵。双方剑拔弩张,形势一触即发!
新年伊始,从2022年1月10日至1月13日,俄罗斯接连与美国、北约以及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内与其他成员国举行了三轮谈判。
2022年1月10日,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Сергей Рябков)先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舍曼(Wendy Sherman)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了会谈。
据报道,舍曼表示,美方准备就诸如限制军演或导弹部署等话题进行磋商。但这位常务国务卿拒绝了俄方提出的北约保证不再东扩的要求。
1月12日,俄罗斯副外长亚历山大·格鲁什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ушко)和副防长亚历山大·福明(Александр Фомин)与北约30个成员国的代表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了会谈,代表美国出席的依然是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这似乎是俄罗斯与美国在日内瓦谈判的延续。
但据称,在这次2019年以来首次举行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上,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不相让”。
1月13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又在维也纳召开了其常设理事会今年第一次会议,包括俄罗斯和美国在内的57个成员国均与会,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但依然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乌克兰是个欧洲国家,但在上述三轮谈判中,欧盟却被撇在一边,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Серге́й Лавро́в)在瑞士日内瓦就乌克兰危机举行了会谈。
五天之后,美国和北约分别对俄罗斯就欧洲安全问题向美国及其盟友提出的清单作出书面答复。据报道,美国和北约拒绝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提出的核心要求,即北约从其东部成员国那里撤出,并承诺不扩张。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华盛顿并表态道,乌克兰和其他国家必须拥有自由选择联盟的权利。他强调称:“我们坚持北约‘门户开放’的原则。”布林肯还声称,答复的细节“将被私下处理”,但他断然拒绝正式结束北约东扩。
此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Emmanuel Macron)通话时则声称:“美国和北约的答复没有顾及俄罗斯的根本关切,包括北约停止扩张及在俄罗斯边境附近部署进攻性武器系统。”普京并再次要求西方提供安全保障。
德国总理朔尔茨、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与法国总统马克龙
从目前来看,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之间的博弈还将持续下去。为了加强北约东翼的军事力量,美国决定向波兰增派1700名士兵。另外300名士兵被派往德国,而目前驻扎在德国的1000名美军则被调遣至罗马尼亚。
此外,美国、英国和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现都在运送武器给乌克兰。但德国政府至今非但自己没有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而且还阻止爱沙尼亚向乌克兰提供德制武器。1月26日,德国国防部长克里斯蒂娜·兰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5000顶军用头盔,但重申不会向乌方运送任何武器。
同日,俄乌德法四国代表在巴黎举行了“诺曼底模式”会谈。谈判后,俄乌双方同意停火,并于下个月在柏林举行新一轮谈判。看来德国政府仍在致力于通过谈判途径来找到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出路。
在谈及向乌克兰运送武器问题时,德国总理朔尔茨2月6日在德国电视一台“来自柏林的报道”中强调称,德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有一个明确的方针,“我们不向危机地区运送武器,我们也不会向乌克兰运送致命武器”。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扬言,一旦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进攻,将要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媒体并经常提到下列两种制裁手段:
其一就是把俄罗斯剔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这一招数甚至被称为“金融核弹”;
其二就是制裁“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不让它投入运营。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
然而,能否实施这两种制裁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态度。
就第一种手段而言,虽说非常厉害,对俄方杀伤力极强,但也有媒体分析称,一旦采用这一招,不仅俄罗斯公司和金融机构,而且在俄罗斯营业的西方银行也会遇到问题。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就认为把俄罗斯逐出国际结算系统是错误之举 ,因为如同回飞镖也会伤及德国经济自身。因而,这可能也是德国政府对该提议反应非常谨慎的一个原因。
而就第二种手段而言,虽然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前不久在被问及制裁措施是否涉及“北溪2号”管道时表态称:“明显的是,一旦对乌克兰进行军事干预,将会付出高昂代价,一切都有待讨论”,但被视为社民党“希望之星”的梅前州女州长曼努埃拉·施韦西希 (Manuela Schwesig)依然力挺该项目。这位女州长在给德国经济东方委员会的视频信息中称,她继续希望有争议的“北溪2号”波罗的海管道项目迅速投入运营。
由此可见,对于是否要对“北溪2号”项目实施制裁即使在社民党内至今仍争论不休。
2月7日,朔尔茨对美国进行了就职访问,并与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举行了会晤。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
翌日,也就是明天,2月8日,朔尔茨将在柏林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Andrzej Duda)举行三方峰会;
2月10日,还要接待波罗的海三国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来访。
2月14日,朔尔茨将要出访乌克兰;次日并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行会晤。
据称,德国政府现正与西方盟友制定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情况下的一揽子对俄制裁方案。但如同德国《商报》网站2月4日报道所言,在未来两周内,总理朔尔茨显然在加紧努力寻求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他在德国电视一台“来自柏林的报道”中表示,关键是要阻止欧洲发生战争。这就是德国政府目前对俄乌危机的态度。
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华盛顿
然而,朔尔茨的上述外交努力能否奏效,尚不得而知。毕竟俄乌危机错综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冰冻也非一日之功。

 

 

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