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德国】​悲喜交加的2020: 疾病与死亡之外

我们的2020:疾病与死亡之外
作者:杨悦
 
玛丽和先生先后病倒

 

2020开春,疫情在德国蔓延。邻居玛丽查出胰腺肿瘤,幸亏良性,亲友们都长舒一口气。好在附近的专科医院空余床位足够,未受疫情影响,开刀住院如期进行,没有丝毫延误,玛丽熬过了一关。

到了夏秋,玛丽一点点康复,开始出门遛狗,因药物而臃肿的身材苗条了许多,脸色重新红润起来。她新做了头发,化着淡妆,与重病时判若两人。我们站在洒满阳光的花园,隔着篱笆聊天,她庆幸自己恢复得不错。

玛丽年过60,患有慢性病,担心带给她潜在的风险,我只在她刚出院时去家里探望过。那时住院部严格限制了探视人数,但尚未要求戴口罩。后来风声鹤唳,我便不再去她家了,只在户外聊天。当时口罩紧缺,我送给她一盒FFP2,放在门口,寒暄几句,然后离开。

十一月第二波疫情反扑时,玛丽的先生马可病倒了。他平日打高尔夫,每天带着爱犬莉莉散步两三次,哪怕刮风下雨;偶尔出门做客,回家天都黑了,他也照样带狗遛弯。与玛丽相比,马可给人的印象结实强壮。

那天碰巧女儿去他家,想带莉莉散步。女儿从小渴望养狗,我们狠心没有满足她,但我时不时生出内疚,跟玛丽吐苦水,她总是那么善解人意:你们两口子那么忙,孩子活动那么多,不能再养狗了,养狗麻烦得很。露易丝喜欢狗,你不妨告诉她,莉莉就是她的狗,欢迎她随时来玩儿。

这既宽解了我,也让女儿多少得到安慰,不再嘀咕了。随着她一天天长大,兴趣爱好层出不穷,养狗的心思渐渐淡了。我时不时提醒她:你好久没带莉莉散步了哦。我希望她以狗为媒介与邻居互动。

不幸中的万幸

 

要不是女儿想起遛狗,我竟毫无察觉。前两天还碰见马可在园子里熟练地剪枝呢,他打趣道:这下好了,户外运动统统都被禁止了,你先生周末打不了球了,只能当花匠了。

女儿说,马可最近胳膊一直疼痛,他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不敢大意,便去看家庭医生。医生检查后,当即开了转院证明,敦促他赶快入院做进一步的核查。幸亏马可遵医嘱马上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血管大面积堵塞,必须尽快搭桥,不然有生命危险。

第二天,我带着鲜花去玛丽家慰问,本想在门口聊几句就走,故没戴口罩。玛丽不由分说地让我进屋,免去了握手拥抱,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玛丽忧心忡忡地说,马可当天检查完就住进医院了,但现在加重病房因为疫情紧张,那么多人需要治疗,不知哪天才能排上队。不过医院说了,他的病情特殊,不能耽误,会按急症来处理。我只能安慰她,至少他已住进医院了,随时有医生护士在身边,比在家安全,她可以放心。临走时,玛丽特别感谢露易丝替她遛狗,减轻了她的负担。

没过两天,我又催促女儿去遛狗。她带回来好消息,玛丽特意嘱咐她转告我,好让我们安心:马可很快就要手术了,比预计日期提前了好几天,医院担心夜长梦多。住在附近的大儿子回来看望她,想暂时住家里陪伴她,玛丽宽慰他:不用你陪,我一个人好得很。你爸还催我布置圣诞装饰呢,也不知他能不能回家过圣诞节,着什么急嘛。

 

喜欢在森林里散步的莉莉

再次到玛丽家慰问

 

一周后,我又手捧鲜花去看望玛丽,她热情地把我迎进屋,如释重负地叹口气:谢天谢地,手术非常顺利,马可搭了两根支架。他专门打电话感谢了家庭医生,多亏及时入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马可出院后马上就去北海的康复中心疗养三周,和我上次一样,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到时我开车送他去,然后去看望住在不莱梅附近的小儿子,和他与女友住一起,同孙子孙女一道过圣诞节,年底或年初才能回来了。你看,我把圣诞装饰布置好了,马可回家呆两天我们就出发。

玛丽的家温馨极了,琳琅满目的圣诞饰品,拙朴雅致,配色恰到好处,电子壁炉的火苗静静燃烧着。每个物件,她都津津乐道其来龙去脉:父母的遗物,朋友的馈赠,三个儿子小时候最喜爱的摆件,她与先生某年逛城堡圣诞市场精心挑选的……每次去她家,看到她的巧思布置,顺应季节,突出节日,我都禁不住啧啧赞叹,感喟她真是生活的艺术家。

玛丽在我女儿小时候常常关照她,给她做午餐,女儿最喜欢她做的德式鸡汤、炸土豆、苹果蛋糕;给她念德语书,送她各种生日礼物,带她去动物园、公园玩耍。马可喜欢开玩笑,女儿小学时,有次看见她骑独轮车,便故意板着脸,皱着眉,一本正经地说:露易丝,你爸爸怎么给你买只有一个轮子的自行车呢?真是太不像话了。

这对和蔼可亲、见多识广的邻居,给我们的生活抹上了一缕温馨明媚的色彩,给女儿的童年增添了一份温馨美好的回忆。

2020的最后一天,我们听见他俩回来了,好不开心。我不敢再去登门拜访了,他俩都属于高危人群,等打过疫苗再说吧。前两天女儿去借工具,碰上一对夫妇来为马可庆生,他们对女儿说:长成大姑娘啦,小时候我们见过你,时间过得好快啊……

迈克的感叹

 

我们的忘年交迈克今年87岁了,住在200多公里外的小镇,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妻子乌拉比他小五岁,罹患阿尔兹海默症,七年前寿终正寝。我独自驾车去参加她的葬礼,带给迈克和家人些许安慰。

耄耋之年的迈克见证过二战的残酷与血腥,经历过无数的生离死别,包括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幸。他们夫妇生养了四个孩子,二女儿青春年华不幸罹患癌症过世,那时乌拉还在,他们携手挺了过来。

2020,对于历经沧桑的迈克来说,却无比凄凉与无奈:“这一年,是我失去朋友最多的一年,是最多不幸同时发生的一年……”

年初,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东欧护工又一次提出涨工资,她原是护士,当年专门请来照顾坐轮椅的乌拉。乌拉去世后,她留下来继续照顾迈克。迈克是柏林工业大学冶金博士,退休前一直以工作为重,足迹遍及全世界。他与乌拉男主外女主内,不会操持家务,更不擅长做饭。

他倔强地说,我没法再给她涨工资了,我一个人也能过,而且能够过得很好。以前帮我家打扫卫生的女士,就住在附近,现在每周来三次,做清洁、熨衣服等等。我自己做饭,做从小就喜欢吃的。最近我可忙得很呢,五十多年的老房子了,好多地方都需要维修,自己做不了的就请工匠。明年疫情过去了,你们一家人都来玩啊。家里大得很,孩子们早都离开家了。

最让迈克难以释怀的是老友托马斯的骤然离世。托马斯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重视健康,生活规律,饮食均衡,饮酒适度,从不抽烟。并且避免剧烈运动,只做些适合年龄的体操,最大的爱好是户外徒步。

托马斯经常从家里步行一小时,爬坡上坎,到迈克家聊天。两个老头儿打开一瓶上好的红酒,对坐小酌。几十年的老友了,知根知底,无话不谈。乌拉去世后,除了外出度假,托马斯每周必来。他们互吐心事,畅聊八卦,评论时事:病毒从哪里来的?抗疫政策有哪些失误?美国选举谁是谁非?疫情结束后准备去哪儿玩?儿孙们都在做什么?

差不多两小时后,一瓶红酒下肚,托马斯电话自己的妻子,请她开车来接自己回家。几十年就这么悄没声息地过来了。九月的一天,托马斯的老伴打来电话:托马斯凌晨突然离世,没有任何先兆,没有任何痛苦。

一个人的圣诞节

 

 

托马斯年届90,健康富足地度过一生。但迈克仍旧觉得难以接受:他是我们中间最健康的啊,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招呼都没来得及打一个……

迈克在信中提到的2020年故去的朋友,有没有姓、可圈可点的就有十位,都是七老八十的耄耋老人,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其中一位死于新冠。他们曾是他的同学朋友同事相识或其配偶,曾经给予过他帮助,在他生病住院时,在他因工作与妻子两地分居时,在他失落悲伤时……

那些共同度过的青葱岁月,相聚聊天的欢声笑语,包括2020狂欢节的最后一次相对畅饮,一一浮现在迈克的脑海里,沉浮,翻滚,挥之不去。

迈克的大女儿一家四口邀请他去过圣诞节。他本来欣然答应,兴致勃勃地想去看望念大学的外孙女外孙。随着节日的临近,疫情愈演愈烈,迈克当机立断,决然放弃出行,避免乘坐火车带来的风险。

大女儿不忍心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过圣诞节,主动提出开车接送,哪怕单程就有250公里。迈克感动归感动,还是婉拒了,不想给孩子们增加负担,担心下雪,害怕塞车等等。也算响应政府号召,尽量减少或避免接触,也是对自己和亲人最好的保护。私人聚会没人检查,全凭自觉自愿。

迈克发来亲手装点的圣诞树照片,房间显得好温馨,有情调。秒回他:你是我认识的最心灵手巧、最罗曼蒂克的德国男人。我精心为他准备了圣诞礼物,认识他30年了,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一个人的圣诞节……

 

迈克的圣诞树与圣诞花冠

平安夜那天,这位朋友遍天下的旅行家、美食家、艺术爱好者想必不会感觉孤单,更不知何为无聊,因为他漫长的人生路,充盈着五彩缤纷的回忆,关乎爱,关乎美,关乎给予,关乎生命……

白天,他会去妻子的墓地看看,送她一束生前最爱的玫瑰花,只要他在,她就在。儿孙们,朋友们,纷纷发来节日的问候,遥远的牵挂,默默的祝福,将围绕着他,温暖他从不言老的灵魂……

(全文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