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德国】疫情下的生活百态:我的喜怒哀乐

 

作者:杨悦

 

八月下旬,德国新冠感染人数急剧攀升,最多一天超过2000人,刷新了四个月以来的新高。法国、西班牙、克罗地亚等欧洲国家的感染人数也大幅回升。继西班牙马德里、马略卡岛之后,比利时布鲁塞尔、鲁本斯故乡安特卫普和法国巴黎,以及南法蔚蓝海岸等热门旅游地,均先后被德国外交部定义为危险地区。抗疫前途茫茫,众说纷纭,不见曙光。

也有好消息传来,德国年底将生产一亿支疫苗,明年春天便可以上市接种。明年夏天女儿中学毕业,希望他们能像往届毕业班那样,举办不用戴口罩、不用保持社交距离、不用限制参加人数的毕业典礼。

每年夏天,德国中学为毕业生举办盛大而欢乐的毕业舞会。这份人生的成年礼成为历届毕业生翘首盼望的一个大事件。而今年的毕业庆典因疫情而泡了汤,大家无不为这届毕业生感到惋惜。

沉重的话题

当疾病、死亡、生离死别成为无处不在的沉重话题,相较之下,平日美好的传统与温馨的仪式都得为抗疫让步,变得无足轻重。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经历和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如意,甚或至暗时刻。

小城公园一景。户外散步与骑行,原本就是德国人的最爱之一。

 

回望过去半年,心情在二月跌至谷底:武汉疫情暗无天日,年轻力壮者如李文亮的骤然离世,让人感觉揪心、伤痛,无能为力。三月德国采取防疫措施,学校停课,到处关门,连户外运动也不被允许。所幸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一如既往地上班。超市药房正常营业,散步成为唯一的户外活动。谢天谢地,身边认识的人大多安然无恙。虽不至于战战兢兢,但难免忧心忡忡,牵肠挂肚,为远方的亲人和故乡,也为身边的家园。

自武汉解封,驰援者凯旋回家,我的内心渐渐踏实下来:武汉能扛过来,世界也能扛过来,早迟而已。故乡安好,伊人无恙,给游子带来莫大安慰。慢慢熬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算暂时失去远行的自由,无缘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退而求其次,只要各自健康、平安就好 。

 

小城公园一景。沿着湖水散步,柳树前方的咖啡馆曾被评选为德国最好的咖啡馆之一。

无忧的花季少女

8月中旬,女儿如期开学了。中文学校也停止了网课。学生在校上课的学习效果会好很多,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是网下课堂的优势。北威州是目前德国唯一要求学生上课戴口罩的州,这个规定暂定执行到八月底。多数学生表示理解和接受,女儿说,同学们都遵守规矩,大家觉得能够天天上学,见到老师同学,比不能上课好太多了。

一周后的家长会上,老师说如果学生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或困难,可以随时在课堂上取下口罩换气,调整呼吸,就像上课时学生突然想上厕所一样,生理方面的需要应该得到理解和保障。老师也说,不戴口罩当然最好啦,这样可以把学生的表情和反应看得一清二楚,能更好地互动。

昨天下午女儿照常上骑马课,晚上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周六还有另一个同学聚会,原因是这位同学的家长出门旅游了,就剩他一人在家“猴子称霸王”,于是邀请好友们上门去狂欢。

以德国官方的说法,外出度假与私人聚会,比如婚礼等等,是感染人数急剧飙升的罪魁祸首。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们多少人聚会?没有家长反对吗?女儿耐下性子跟我讲:妈咪,二十几个人,谁会反对嘛?我们每天都见面,很多还在一起上课。

如果我现在17岁,肯定也想与同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共度良宵。如果父母强行阻止我,我一定不乐意,甚至叛逆。既然不忍也不便阻止,就祝她们玩得愉快吧。想要这群年轻人在室内聚会时戴口罩,并保持一米五的社交距离,显然是痴人说梦,不提也罢。

 

意大利餐馆与德国餐馆比邻而居。户外蛋糕、冰淇淋、啤酒、吃饭聊天,是德国夏天的一道风景。

健身重要、愉悦的心情更重要

健身房逐渐恢复了元气,更衣室和沐浴间重新开放。我已养成在家里穿好运动衣的习惯,只在那里换运动鞋。桑拿房暂时还没有开放,现在天热,锻炼就会出汗,不桑拿也无所谓。

来健身房的人慢慢多起来,本来规定每堂课最多九名学员,平时4到8人不等,有两次竟多达12、13人。教练即健身房老板笑嘻嘻地睁只眼闭只眼:“哇,今天这么多人啊,好吧,我们开始。”

大家均无异议,赶谁都伤和气,还在场地够大,差不多都能保持一米五的间距。大家除了上课和沐浴,其他时候都自觉戴口罩。

显然有人事先没电话报名就来了,有人忘记了,有人懒得打。一是难得超员,二是打了又怕临时有事,还得取消,嫌麻烦。大家越来越疲沓,不把报名当回事儿。上不了课也无所谓,可以自己跑步和做器械练习。

健身课多么有趣好玩啊,听着富有动感的音乐,不停地更换各种动作,时而快捷有力,时而舒展活泼。镜子里的人儿生气勃勃,香汗淋漓,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微笑。时不时累得呼天唤地,“哎哟”连天,时不时打趣逗笑。身心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对于步入中年的我们,不再一味追求苗条与曲线,而更注重关节的灵活,肌肉的结实,和心情的愉悦。

阳春三、四月,所有关乎“身心舒泰、愉悦”的公共场所全部关门闭户,虽不影响日常生活,但大大降低了生活品质。咋暖还寒,除了上班、采购、散步,便整天呆在家里,不免伤春、叹别离。离则悲,合则欢,哀叹至亲挚友的离世、分离,感喟天各一方,不得相聚,未免意难平。

 

在老城小街的石板路上散步、购物、打望和餐饮。

暂停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疫情前的生活动静结合,张弛有度,难得空闲伤春悲秋。心底的哀思借着隔离的时光,沉淀后愈发清晰,慢慢爬上心头。只好埋头读书,诗经离骚,歌德尼采,内经心经,在久远的文字中寻找一份光亮与慰藉。

无法回国,便重温“航拍中国”,神游华夏,一解乡愁。跟着“舌尖上的中国”学做菜,在视觉上大饱口福。丰饶的神州大地,繁盛的中华美食,厨师的心口相传。最感动我的,是那些父老乡亲,那些普通劳动者,皱纹里镌刻着命运的艰辛,却依旧笑得那么质朴、那么灿烂。

半路出家的厨娘,往往只有三分钟的下厨热情,时不时需要犒劳自己。一旦餐馆重新开张,心仪的饭店依次打卡,德国咖啡店、中国饭店、意大利餐厅,一个都不能少。节省心力,愉悦味蕾。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家去做,美其名曰支持餐饮业。口福之余,多赠小费,宾主尽欢。

 

户外餐饮因疫情而备受欢迎。隔离客人的透明塑料布给人一种心理安慰。

 

五月姗姗来临,公园、俱乐部、按摩房、美容院纷纷开门大吉。生命的律动与欣悦又回来了,牵扯着我们的衣角,去游玩,去运动,去享受。不再追忆,无须感伤,让过去的过去,畅享每一个当下,惜取眼前人。

因疫情汹涌而被迫闭馆的博物馆陆续重新开门迎客了,特展纷纷延期。以为错过的失而复得,不咎为一种惊喜。

戴着口罩欣赏艺术

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北威州艺术收藏馆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K20,在二月初推出了毕加索特展“战争年代1939至1945”,需在网上预约参观时间,以便限制人数,保持观者之间的距离。人们戴着口罩,沉浸在毕加索创作于二战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作品中。画家没有正面描绘战争,而是悉心描绘身边的人事物,伴侣的肖像、窗外的风景,各种静物画,代表死亡的公牛头颅、象征自由精神的高卢公鸡等等。

 

毕加索二战期间所绘“公鸡”,1945年。高卢公鸡象征法国。

 

毕加索在二战爆发前夜,从巴黎仓惶逃亡到南法,又在德军占领巴黎后,重返抗击纳粹的心脏-自由之都巴黎。他的画作被纳粹定义为“堕落艺术”,不得举办任何展览。

相比同时代其他画家,毕加索仍是幸运的。凭借其在艺术圈的声名远播,他侥幸逃过了纳粹的迫害与战争的劫难:物资的极度匮乏,饥饿与疾病肆意蔓延,逮捕,拘留,隔离,驱逐,甚至被送进集中营……

毕加索在战时巴黎苦捱了四年,终于熬到了盟军解放巴黎的那一天。他在巴黎工作室的照片传遍了世界,除了朋友和巴黎市民,盟军战士和旅游者都到他的画室来参观,观赏他在战争的阴影下创作于敌占区的画作。

 

毕加索在巴黎的工作室的黑白照片,摄于二战盟军巴黎解放后。

 

作为战争的幸存者与“自由的偶像”,毕加索得到人们的追捧。回看二战时的书信和文献资料,黑白照片上的毕加索捧在手里的“骷髅头”,是他创作于1943年的一尊青铜雕塑,暗喻着战争的残忍与炮火的无情。

眼下的新冠疫情被默克尔总理和伊丽莎白女王称为“二战之后最大的危机”。瘟疫猛于虎,战争的杀伤性比病毒更强悍,所到之处,无人幸免。

德国摄影家的独特视角

杜塞另一家美术馆-“艺术宫博物馆”(Kunstpalast Museum),正在举办当代德国著名摄影家Peter Lindbergh的摄影展“Untold Stories”(“不曾讲述的故事”)。

这次展览的构思、标题以及140幅摄影作品的精挑细选,均由摄影家本人一手策划,耗时整整两年,既是艺术家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自己的心血之作策展。可惜天不假年,去年9月,Lindbergh在巴黎因病去世,享年74岁,没能等到今年二月份的开展。

 

Lindbergh摄影展正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宫美术馆举办,图为第一展厅的局部,赫然可见英文“Peace” (“和平”)

 

Lindbergh号称时尚圈的传奇摄影家,曾一手捧红多位超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影视圈和时尚界的诸多明星,比如德国名模Claudia Schiffer, 美国影星Nicole Kidmann,以及张曼玉、章子怡等等,不胜枚举,都以被他拍摄为荣,甘愿素颜出镜,在他镜头里呈现自己真实的一瞬。

Lindbergh的审美视角与众不同,崇尚自然美,排斥后期修图的“过于完美而太不真实。” 在他看来,雀斑、皱纹、毛孔都是上天的恩赐,不需要掩饰。他信奉“一个真诚的人就是美丽的人”,于是他镜头下的明星,皮肤粗糙、满脸雀斑、神态疲惫、目光忧郁,与大众记忆中光鲜亮丽的明星判若两人 ,或神情黯淡,神思恍惚;或神色凝重,神经兮兮;这一刻没有岁月静好,哪怕美若天仙,也有落入凡间,或坠入地狱的那一瞬间。

 

人们戴着口罩参观Lindbergh摄影展,寻找自己熟悉的影像

Lindbergh生前替无数大牌化妆品集团拍摄过脍炙人口的广告片,却丝毫不妨碍他公然批评化妆品商家利用人们,特别是女人们对衰老的恐惧心理而挣得钵满盆满。依靠实力,挣你的钱,同时,抱持良心,指责你,这个德国老头就这么特立独行。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改变人们的单一审美,希望人们能坦然接纳自己的身体,不管是否衰老、丑陋或肥胖,都能从容而优雅地老去。

虽然他也接受客户的订单而拍摄过同样动人心魄的彩色照片,但这场特展全部采用他生前最钟爱的黑白摄影,一帧帧黑与白的“天鹅之歌”。

走进第一展区,一幅巨型照片上的五个英文字母“PEACE”(和平) 夺人眼目,带来强烈的视角冲击力。人们不由地停下脚步 ,仰着脖子细细观看:朦胧烟雾中,神情身姿各异的年轻人或跪或站,仿佛在隔空呐喊:不要战争,不管打着多么正义的旗号;没有和平,哪来幸福。

逾百幅黑白照,仿佛一粒粒珍珠,串起四十年的光阴。镜框里,不同性别、年纪、肤色与种族的人们,隔空与相遇、对视、攀谈、挥别。

一切终将消散,无论现在的我们,是否仍旧年轻,依然美丽。Lindbergh的一句话,抚慰着终将老去的我们:“人人都想自己看起来完美又年轻,而一个能对自己说“是”的人,就是美的。”

 

当代德国著名摄影家Peter Lindbergh摄影展“Untold Stories”(“不曾讲述的故事”),延展到9月27日,需在网上预约参观时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