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陨落在一战中的德国艺术大师马克与马尔克
作者:杨悦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结束100周年。当年交战双方多少将士没能熬到战事结束,便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给亲人留下无尽伤痛,给后人带来无限怀想。一千一百万阵亡者中包括两位德国年轻画家,他们就是二十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先驱奥古斯特·马克(August Macke,1887-1914)与弗朗茨·马尔克( Franz Marc,1880-1916)。
奥古斯特·马克:《戴帽子的自画像》(1909年)
弗朗茨·马尔克摄于1910年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马克与马尔克相继应征入伍。两个月后的9月26日,马克战死在法国香槟前线;时隔一年半的1916年3月4日,马尔克在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中阵亡。转瞬间,两条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炮火吞噬,德国画坛顿失两位大师级人物,两个家庭痛失儿子、丈夫与父亲,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让人扼腕。
弗朗茨·马尔克与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一同创办了德国著名的“蓝骑士”(Der Blaue Reiter)艺术团体,奥古斯特·马克是其中重量级代表人物之一。马克与马尔克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和时代特征,辨识度高,予观者独特而深刻的印象。马克的画作清新抒情,富有法国印象派的格调与风情,明亮的色彩,浪漫的氛围,与他本身的诗人气质和敦厚性情相吻合。站在马克的画前,心不由自主地宁静下来,感受到如他所形容的:“世界犹如图画写成的诗”。
马尔克喜欢描绘动物,在他眼里“唯动物能使世界变得融洽,并把绘画引向对世界更为客观的理解”。马尔克的《静卧在雪地里的狗》(Liegender Hund im Schnee,1911)曾被德国观众评选为法兰克福斯泰德美术馆“最受欢迎的画”。他笔下的《老虎》(Der Tiger,1912),带有明显的立体主义风格,线条粗犷,色彩斑斓;百兽之王静卧山林,回眸一望,不怒自威。他尤其擅长画马,被我戏称为“德国的徐悲鸿”。藏于埃森福克旺美术馆的《风景中的马》(Pferd in Landschaft,1911),背朝观众,昂首远眺,一副我自逍遥的旷然姿态,呈现出独立不羁的精神气韵。而《蓝马》(Blaues Pferd,1911)脚踩坚实的大地,低眉垂眸,如如不动。
弗朗茨·马尔克:《老虎》(1912)
弗朗茨·马尔克:《蓝马》(1911)
弗朗茨·马尔克:《风景中的马》(1911)
奥古斯特·马克 1887年出生于德国北威州梅舍德(Meschede),是这座小城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马克出生后不久,父母带着他和两个姐姐举家搬到科隆。马克10岁时入读科隆的高级文理中学,1900年又随父母迁往波恩,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在这里,马克入读当地的文理实科中学(Realgymnasium),表现出对艺术浓厚的兴趣和超人的绘画天赋。上学路上,马克结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伊丽莎白·格哈特 (Elisabeth Gehardt,1888-1978),那时他年方16,她豆蔻15,两人一见倾心,情投意合。打着替伊丽莎白哥哥描绘肖像的幌子,马克正大光明地频繁出入伊丽莎白之家。1909年两人结为夫妇,育有两个儿子。马克一生中以伊丽莎白为模特,创作了200多幅作品。
奥古斯特·马克:《戴帽子的艺术家之妻》(1909)
依靠伊丽莎白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马克一家人衣食无忧,岁月静好。他笔下的居家生活简单纯净,温情脉脉。这些画作中,伊丽莎白或颔首读书,或俯身写字,优雅知性;或埋头刺绣,或手托果盘,宁静专注;又或拾掇园子,怀抱爱子念书,恬淡安乐。一张1908年的黑白照片上,马克口叼烟斗,抄着双手,面向书本,嘴角含笑;伊丽莎白侧坐一旁,凝望着他,“有君万事足”的模样;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风华正茂,沐浴在甜蜜的爱情与美好的生活之中,散发着淡定从容的气息。谁曾料到,仅八年后便天人永隔,覆水难收。
奥古斯特·马克:《散步》(1913)
弗朗茨·马尔克1880年出生于慕尼黑,父亲是一位风景画家,母亲是法国人,马尔克与哥哥从小在双语环境里长大。1884年夏,四岁的马尔克第一次随家人来到慕尼黑附近的“湖畔科歇尔”(Kochel am See)度假,此后他们一家人时常在此消夏。如今这里建有弗朗茨•马尔克博物馆 (Franz Marc Museum)。马尔克曾就读于慕尼黑Luitpold-Gymnasium 高级文理中学,爱因斯坦(1879-1955)也是该校的学生。二十岁时马尔克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Münchner Kunstakademie)深造,23岁游历法国,受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与高更的影响。在法国,马尔克遍访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在卢浮宫临摹,在巴黎街头写生,购买日本木刻,为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画而倾倒,写下满满一本法文日记。
马克与马尔克相差七岁,两人于1910年初相识于慕尼黑,是志趣相投的同行,亦是惺惺相惜的朋友,留下了许多探讨艺术与人生的书信往来,双方的妻子夫唱妇随,也相互通信、启迪、鼓励和安慰,在德国画坛留下一段佳话。
奥古斯特·马克:《礼帽店》(1913)
伊丽莎白·马克出生于波恩富庶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弹得一手好钢琴。她的叔叔是柏林富商,热衷艺术收藏,是马克与马尔克共同的艺术赞助商。马克生前唯一的工作室,是伊丽莎白娘家在波恩购置的房产,在这里,马克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四年,创作了300多幅作品,两个儿子也在此出生,这幢小楼成为马克一家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如今修葺一新,被命名为“奥古斯特·马克故居”。屋外的庭院和街景,与一百年前马克油画上描绘的场景相比,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而星移斗转,物是人非,曾经的爱恋与温情都湮没在了岁月的滚滚红尘里。
玛丽亚·马尔克 (Maria Marc,1876-1955) 在爱情上便没有伊丽莎白•马克的幸运了。29岁的玛丽亚与25岁的马尔克在一次化妆舞会上相识,从此开始了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玛丽亚本身也是画家,她与另一位女画家玛丽·施尼尔(Marie Schnür)一同追随马尔克来到“湖畔科歇尔”。三角之恋让玛丽亚苦恼不已,更让她纠结的是,马尔克的感情天平逐渐偏向了比他年长11岁、并有一个私生儿子的玛丽·施尼尔,并与她缔结了第一段婚姻。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根据那时的法律,马尔克因为与玛丽亚的婚外恋而破坏了婚约的承诺,故无法马上再缔结第二次婚姻。未婚同居的生活让玛丽亚备受外界质疑和精神折磨,就连她自己的父母都要求她不要再回到马尔克身边去“丢人现眼”了,那个时代,离婚、婚外恋、私生子、未婚同居统统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当年这两个女人同在“湖畔科歇尔”的场景被马尔克“诗情画意”地固定在画作里,起名叫做“山上的两个女人”(Zwei Frauen am Berg,1906),不知内情的人看见,还以为画中的两个女子是好朋友呢。画中两人斜倚在草地上,玛丽衣着时髦,体态婀娜;玛丽亚用左手遮挡住面部,一副无可奈何的况味。远山巍巍,绿草茵茵,人已逝,情未了。
弗朗茨·马尔克:《山上的两个女人》(1906)
2014年,马克离世100周年之际,波恩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 Bonn)与慕尼黑 “伦巴赫之家” 市立美术画廊(Städtische Galerie im Lenbachhaus,München)共同举办主题展,题为“艺术家的友谊-奥古斯特•马克与弗朗茨•马尔克”来纪念这两位德国表现画派的领军人物。除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还有他们互为对方及家人创造的肖像画和作品。马尔克夫妇没有子嗣,将马克的大儿子瓦尔特视如己出,马尔克特意为小瓦尔特创作了《小蓝马·儿童画》(1912),拙朴可爱。而马克把1912年马尔克夫妇来访波恩的场景留在了画布上,身穿白色大褂的马尔克站在阁楼的画架前专心作画,玛丽亚斜躺在旁边的沙发上看书,怡然自得。那时的他们尚不谙战争的阴霾正一步步朝他们逼近,终将自己或爱人的生命裹挟而去。
展品中还有伊丽莎白和玛丽亚的绣制品,以她们各自丈夫的绘画作为蓝本,一针一线刺绣出来的坐垫与壁挂。最能体现马克与马尔克在艺术上切磋与交流的是一副壁画,就在那次马尔克夫妇来访波恩时,在马克阁楼画室的墙壁上合作完成,题名为《伊甸园》。真是讽刺,人间何来伊甸园,马克阵亡一个月后,家人才收到通知。两年后,伊丽莎白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改嫁给马克的同学,迁居柏林,与后夫又生养了三个孩子。1927年,曾被马尔克昵称为“小小蓝骑士”的瓦尔特死于猩红热,年仅17岁。12年后的1939年,伊丽莎白的后夫被逮捕,惨死于纳粹集中营。一个女人,一生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才能心如止水,澄清无波。
奥古斯特·马克:《伊丽莎白与小瓦尔特》(1912)
1914年马克阵亡后葬于法国士兵公墓,墓碑上镌刻着他的德语名字。而马尔克的遗骨在玛丽亚的安排下,于1917年重返故里,安葬在他童年时的度假胜地“湖畔科歇尔”。
伊丽莎白与玛丽亚在丈夫阵亡后就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和收藏他们的作品,如今波恩与慕尼黑是马克与马尔克作品的两大收藏重镇。玛丽亚享年79岁,死后与马尔克合葬在科歇尔,此次不再分离。伊丽莎白1948年重返波恩,居住在马克故居里,直至1975年。她用文字追忆过去的鎏金岁月,热心参与波恩市的文化活动。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她去往柏林与后夫所生的孩子们居住在一起。1978年,伊丽莎白在柏林寿终正寝,历经沧桑的九十年生命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马克与马尔克匆匆而逝的生命,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耀眼。人们为了纪念伊丽莎白与奥古斯特·马克短暂而美好的爱情,为他俩在波恩著名的老墓地(Alter Friedhof Bonn)竖立了一块纪念碑,希望把波恩女儿与女婿的故事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留在后来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