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家承 15岁
指导老师:俞丽雯
独立生活的那段日子
4月8日,是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刚从朋友家回来,一进家门,妈妈就流着眼泪很悲伤地对我说:“儿子,在中国照顾外婆的保姆阿姨刚刚打电话来,说外婆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现在正住院抢救,医生说外婆估计活不长了。我已经订好了机票,明天就飞回中国去看望外婆三个星期。我留给你200欧元,从明天起你要自己买菜做饭整理房间,还要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要早睡早起,不要每天玩电脑。”妈妈的这番话让我很意外也很伤心,我简直不能相信这一切,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我起床时,妈妈早已经去了机场。我为自己泡了奶茶又烤了面包当早餐,吃完后便去上学了。
放学后一回到家,我的肚子就饿得咕咕直叫,但是妈妈不在,我得自己动手做饭。我把米洗好放在电饭煲里煮,然后又做了一道番茄炒蛋和一道肉丝炒白菜。这两道菜花了我一个多小时。饭菜做好了,我一下子就狼吞虎咽地吃光了。这时候,我已经感觉有点累了,很想休息一下,可是我突然想起来一会儿还要去上跳舞课,而且作业也还没完成呢。于是我便马上开始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去上跳舞课了。晚上我回到家时已是七点。我把中午剩下的饭菜热了一下就当晚饭吃了。吃完饭,身体已经累得不能动弹,于是我就去刷牙洗脸睡觉了。
妈妈不在家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忙碌而疲惫地度过的:星期二放学后我要上柔道课;星期三放学后我要和同学一起学习;星期四放学后我得去学钢琴;星期五放学后我还要写中文作业……。有一次,我早上匆匆忙忙起床做好早餐,到了学校课间要吃东西时候,才发现自己忘记带早餐了,于是只能饿着肚子一直到放学回家才吃上饭。这时候我才体会到,没有妈妈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啊。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孝顺妈妈,让妈妈以后过上幸福的日子。
三个星期后,妈妈终于从中国回来了。我把她不在的这三个星期里,我的生活和所做的事情跟她一一汇报了一遍。为外婆的病体忧心了好些日子的妈妈似乎从我的讲述中获得了安慰,她感动地点点头说:“我的儿子终于长大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的另一个看点是详略取舍。文章详写“我”的独立生活,将妈妈回国探视外婆作为背景略写,此部分并非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这一安排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文章成长的主题得到了更有力的凸显:儿孙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的福音,而家庭的不幸往往能转化为儿孙成长的契机。因而,文章的略写部分也就具有了双重含义:第一是引出“独立生活”的故事,第二是强化成长的意义。
读罢此文,不禁想到宗璞所说: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代一代,生命更迭如潮汐,延展与消退中饱含了悲伤与宽慰。
为了激励德国华裔青少年积极学习汉语,克服汉语写作的困难,使之成为中德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本报新辟“小荷文苑”栏目,向18岁以下华裔学生征集各类优秀作文登载发表,并适时评选出 “《华商报》杯‘小荷文苑’优秀作文”奖,颁发证书奖品,以资鼓励。与一般作文栏目不同的是,“小荷文苑”文稿由吴垠老师编辑并附以推荐理由后登载,推荐评语既表达对小作者的肯定,也便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其优点,从思路、文辞、写法等方面受到启发。“小荷文苑”作文的题材、体裁和立意均不限,是华裔青少年张扬个性,充分展示成长风貌的园地。
18岁以下华裔青少年可将作文投稿至电子邮箱:wuyinde@gmail.com。本报将逐步发表,并适时评选出 “《华商报》杯小荷文苑优秀作文奖” 颁发奖品和证书,以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