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内外】美联储大幅加息,究竟会给欧元区带来多大影响?

 

 

袁杰博士

德国华商报专栏作者

【德国内外】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开通之际,为何波兰向德国发出外交照会?

虽然欧洲央行在加息方面急起直追,但仍然无法跟上美联储的步伐。美元与欧元的利差越益扩大,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由于欧元区国家必须进口大量能源,且用美元结算,因而加大了欧洲输入性通胀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能源危机加剧, 欧元区可能会出现经济衰退。

欧元贬值

为了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胀率,美联储今年以来已五次升息:

3月16日和5月4日分别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6月17日、7月27日和9月21日,还迎合鹰派的要求,连续三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骤然已 升至3.0%-3.25%。

然而,美联储加息收效甚微,美国通胀率仍居高不下。虽然9月通胀率同比已从6月的9.1%、7月的8.5%和8月的8.3%回落至9月的8.2%,但回落速度慢于预期,且通胀率还远远超出美联储所设定的2%的长期通胀目标。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不久前曾明确表示,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地继续加息, 直至通胀回落。因而,美联储仍将会继续大幅提高利率。

而就欧洲统一货币欧元而言,自1999年1月1日起先作为记账货币引入,2002年1月1日后又被正式用作现金货币,其问世意义非凡。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曾寄希望于这一共同货币能使欧洲的统一进程变得不可逆转。

欧元区目前是由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19个国家组成的。2023年1月1日,克罗地亚还将加入欧元区,成为其第20个成员国。

 

位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

根据欧洲央行公布的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99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21日,最低值是2000年10月26日的1欧元兑0.8252美元,最高值是2008年7月15日的 1欧元兑1.5990美元。

今年1月13日,1欧元=1.1463美元,这是元旦至今的最高值。但自6月中下旬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一路震荡下行。7月12日,欧元兑美元跌至1:1, 20年来首次与美元汇率持平,翌日一度甚至报收于0.9998美元,跌得惨不忍睹。

7月21日,欧洲央行11年以来第一次加息,且一下子加了50个基点,幅度超过预期。但这一举措依然难以提振欧元兑美元的汇率,8月23日该汇率甚至跌至1美元兑换0.9927美元,创出20年来新低。

9月8日,欧洲央行再次升息,且加了75个基点,据称这是该央行史上最大幅度加息。但其加息步伐依然远远跟不上美联储。

在美联储9月21日加息后,翌日,欧元兑美元再创新低。欧元区共同货币隔夜下滑至0.9809美元。9月28日的汇率甚至跌至1欧元兑 0.9565 美元。

图片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这是自今年1月1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仍高于2000年10月26日1欧元兑0.8252美元的最低值,但与2008年7月15日 1欧元兑1.5990美元的最高值相比,跌幅已超过40%。即使与今年迄至目前为止的最高值(1欧元=1.1463美元) 相比,也已跌逾16%。

欧洲央行执委伊莎贝尔·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最近在一次访谈中强调,欧洲央行愿意进一步加息,以应对极高的通胀。施纳贝尔表示:“我认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将会在下次会议上进一步提高利率。”

然而,随着美联储开启升息通道,尽管欧洲央行急起直追,但仍然无法追上美联储的加息步伐。美元与欧元的利差越益扩大,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预计美元在未来数月中将保持强势,欧元兑美元汇率将持续承压。

通胀加剧

虽然欧元贬值有利于欧元区的出口贸易,但不利于进口贸易。由于欧洲所需的石油和天然气传统上都用美元支付,而欧盟国家又必须进口大量的能源,因而就加大了欧洲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决策者将不得不继续升息。

位于科隆的德国经济研究所(IW)所长米夏埃尔·许特尔(Michael Hüther)早就尖锐地指出:“欧洲存在输入型通胀的危险。”

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不久前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也无奈地表示:“通货膨胀目前主要是由能源价格飙升推高的。此外,由于供应链因疫情全球大流行而受阻,这也使得许多东西变得更加昂贵。我们还看到世界市场上的食品价格正在大幅上涨。对于世界市场上发生的事,我们推行的货币政策只有很小的直接影响。”

根据欧盟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欧元区9月通胀率同比已从8月的9.1%攀升至创纪录的9.9%。而2021年9月,欧元区的通胀率还只有3.4%。

当前欧元区通胀中最大部分仍源自能源价格飙升,9月这一价格同比增长40.8%,而8月还只有38.6%。“食品烟酒”价格也加速攀升,同比增长11.8% (8月为10.6%)。此外,工业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势头也较为强劲。

欧元区19个成员国9月同比通胀率从高到底依次为:爱沙尼亚(24.1%)、立陶宛(22.5%)、拉脱维亚(22.0%)、荷兰(17.1%)、斯洛伐克(13.6%)、比利时(12.1%)、希腊(12.1%)、德国(10.9%)、奥地利(10.9%)、斯洛文尼亚(10.6%)、葡萄牙(9.8%)、意大利(9.4%)、西班牙(9.0%)、塞浦路斯(9.0%)、卢森堡(8.8%)、爱尔兰(8.6%)、芬兰(8.4%)、马耳他(7.4%)和法国(6.2%)。

由此可见,不仅所有成员国的通胀率均远超欧洲央行所设定的“低于但接近2%”的目标值,且逾半数成员国的通胀率已达两位数,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甚至达22%及以上。

据分析,欧洲央行目前所推行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通过控制需求来治理通胀。当利率上升时,贷款将变得更加昂贵,因此就会多储蓄。不仅消费者会减少消费,而且企业也会减少投资。这样就抑制了对产品的需求。这样,公司就不再能迅速涨价,因为想要其商品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就是通胀会随之下降的原因。但据称,这需要时间。因而,尽管欧洲央行眼下已升息,但通胀在短期内还会继续攀升。

就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而言,德国联邦银行行长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 Nagel)早就预测,德国通胀率在秋季几个月里甚至可能达到两位数。

 

欧元区9月份通胀率同比增长9.9%,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不出纳格尔所料, 联邦统计局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德国通胀率9月同比上涨10.0% (欧盟统计局数日后公布的德国通胀率甚至达10.9%),创下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最高纪录。

Dr. G根据联邦统计局的分析,通胀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同样是能源价格,同比增长43.9%,甚至高于欧元区的40.8%。此外,与去年同月相比,食品价格也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上涨,达到18.7%。两者均高于欧元区的平均值。

据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称,按照央行的预测,“通胀率要到2024年才会再次稳定在2%的理想水平”。由此也可见,欧元区抑制通胀之路还相当漫长!

经济衰退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原本希望通过适度加息来实现经济“软着陆”。因而,美联储今年3月16日首次加息时,只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 – 0.25%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25% – 0.5%区间。

毕竟人们必须汲取历史教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通胀率高于现在,1980年3月甚至达到14.8%的峰值。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 (Paul Volcker) 采用“休克疗法”, 不惜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1979年的平均值为11.2%,1981年6月达到20%的峰值;最优惠利率1981年也上调至21.5%。

然而,虽然沃尔克成功地治愈了顽固的高通胀,但同时也使美国经济1980年至1982年陷入衰退,期间全国失业率升至10%以上。

 

美国9月通涨率同比增长8.211%

为了避免重蹈沃尔克的覆辙,不让经济陷入衰退,鲍威尔这次开始时也力主小步加息,真可谓用心良苦。

但在高通胀压力下,鲍威尔随即改变了加息的力度。这位美联储主席不久前并明确表示,宁愿接受经济增速回落,也要对抗通胀。鲍威尔承认,实施高利率政策将会带来一个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的时期。但控制价格上涨依然是最重要的目标,他表示:“我们必须抑制通胀。我希望有一个无痛的方法来做这件事。但是没有。” 对于美联储来说,没有理由坐视不管:“我们将继续努力,直到我们确信已了结通胀事。”

今年6月,美联储还预计美国2022年GDP会增长1.7%,但在9月加息时,已将增长预期值大幅下调至0.2%。即使2023年也不容乐观,美联储预计美国GDP仅增长1.2%。然而,这一预测依然过于乐观,因为已有银行估计美国经济明年会因高企的联邦基金利率而陷入衰退。

 

由杰罗姆·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誓言解决通胀问题

在欧洲央行今年第二次升息后,《柏林日报》网站9月11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联邦银行:尽管有经济衰退的风险,仍要进一步加息》的报道。文章称,鉴于创纪录的通胀,联邦银行行长纳格尔正在推动进一步提高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

当日,纳格尔还在德国广播电台上声称,不能排除增长率降低或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但他同时又表示,然而,从长远来看,稳定的价格更为重要;为此,如果有必要,还必须渡过一段疲软期。

由于欧洲天然气中来自俄罗斯的供应已显著减少,美国摩根士丹利银行的专家们曾预计欧元区的经济衰退将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经济学家预测,在经济因投资增加而再次提速之前,从2022年10月到2023年3月,欧元区将会有两个糟糕的季度。

而德国经济部10月13日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则称,德国今年GDP只有1.4%的小幅增长,明年GDP甚至将萎缩0.4%。在今年的春季预测报告中,德国政府还预测今年GDP将增长2.2% 。

德国联邦银行在10月21 日公布的10月月度报告中表示,德国经济滑坡可能性越来越大。报告指出: “持续高通胀和能源供应及其成本的不确定性使德国经济显著承压。”“经济可能正处于衰退的边缘。”联邦银行的经济学家并得出如下结论:“总体而言,冬半年的经济产出可能会大幅下降。”

德国工业联合会(BDI)的最新季度报告也指出,工业 “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经历严重的衰退”。BDI表示,化石燃料价格急剧上升和欧元疲软导致贸易条件显著恶化。再加上出口几乎没有增长,外贸正在给GDP增长踩下刹车。BDI并解释称,中间产品的短缺也仍然阻碍着工业生产。此外,BDI还认为,虽然供应链瓶颈已有所缓解,但乌克兰战争导致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

不仅德国,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经济也将放缓。法国央行预计,由于欧洲能源危机,法国经济2023年将减速。根据 法国央行9月下旬公布的GDP增速预测,2022年将增长2.6%,2023年可能只有0.5%。而此前的估计则是今年为2.3%,明年为1.2%。

根据法国央行的说法,还存在更大幅度放缓的风险,但这应该是暂时的。法国《十字架报》(La Croix)援引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德加洛 (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的话说:“如果出现经济衰退,它将是短暂的,随后将是2024年的强劲复苏。” 维勒鲁瓦·德加洛认为,随着能源市场紧张局势的缓和,经济增长应该再次达到1.8%。看来这位法国央行行长对前景还是颇为乐观的。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欧洲央行跟随美联储大规模升息,还有引爆欧债危机2.0的危险。德国宏观经济和经济形势研究所(IMK)的经济学家安德鲁·瓦特(Andrew Watt)不久前就向媒体表示:“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大流行病的后果、俄乌战争的影响以及眼下利率的上升,不能排除欧债危机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他还直言道:“最大的危险显然来自意大利,原因是低增长率、高利差以及无论是就GDP占比还是与成员国相比而言的高债务三者的结合。”

根据Statista 网站2022年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意大利总债务2021年估计约为2.68万亿欧元。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去年已达150.9%,远远超出《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60%。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其债务规模简直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意大利兄弟党党魁乔治娅·梅洛尼10月22日已宣誓就任意大利总理

9月25日,意大利举行了议会选举。由意大利兄弟党、联盟党和意大利力量党组成的中右翼联盟在选举中胜出。意大利兄弟党党魁乔治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10月22日已宣誓就任意大利总理。而该国民众现在最为关心的议题则是新政府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境。但愿意大利不要成为引爆欧债危机2.0 的导火索!

广 告 时 间

 

 

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

如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

可能就看不到《德国华商》的推送!

华商报编辑部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

先关注“德国华商”

希望大家多多点击“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

这样编辑部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

与大家继续分享鲜活德国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国华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