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子絮语】德国电影揭示惊人现象:独裁制度是怎样炼成的

独裁制度是随时可以培育出来的——电影《浪潮》带给我们的思考

作者:刘瑛

 

在民主制度国家里,还存在着集权重新产生的土壤吗?纳粹有没有可能死灰复燃?人们会不会在特定的环境里失去应有的正确判断?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浪潮》(Die Welle)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这部电影拍摄于2008年,由丹尼斯·甘塞尔(Dennis Gansel)导演。

故事发生在德国一所中学。校领导为宣扬民主的优越性,计划在学校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Projektwoche)。教师赖纳•文格尔原打算讲他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无奈这主题已被别的老师捷足先登,他只能转而讲与“独裁”有关的课。

来参加这个主题活动的学生,一部分是在别的主题课没能报到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上这个他们认为“十分无聊”的课。反正,只是为了拿个学分而已。

第一堂课,是十分自由的讨论课。学生们散漫地坐在摆成“U”型的课桌四周,赖纳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粉笔字“Autokratie”,问学生,什么是独裁专制? 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大家讨论起来,独裁统治有没有可能在德国重演?这片休战多年的国土是不是会重新孕育出新的纳粹?回答是十分肯定并且一致的:谁不知道纳粹是邪恶的?所有人都认为,纳粹缺乏民众土壤,绝不可能重现!

电影中一幕:赖纳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粉笔字“Autokratie”

 

赖纳决定做个试验。他改变自由讨论的课堂方式,为每个人固定好座位。让大家推荐一名领导人。同学们以游戏的心态在嬉笑中推荐了赖纳。于是,赖纳给自己改名,让所有人尊称他为“文格尔先生”,然后制定多项规矩,例如,没有得到允许,不准擅自发言,发言时必须起立站直,等等。文格尔的强硬语气,并没有招致众人的反感,相反,大家都为接下来的试验而兴奋,似乎很享受这种被约束的感觉。下课后,该小组的同学纷纷把“文格尔先生”和他的“趣味课堂”讲给其他同学听,并拉其他主题小组的学生加入这个实验课堂。很快,不少同学带着好奇加入进来。人数一多,新的规定应运而生:只要踏入“试验教室”,每个人都必须穿统一白衬衫,统一踏步,统一波浪手势,统一口号。他们还给这个团体起了一个名字“浪潮”,并设计了“浪潮”标志(LOGO)。

浪潮的标识

 

学生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被空前调动起来。小组中一位叫蒂姆的学生受到其他学生的一点儿欺负,立刻有穿白衬衫的团体成员出来为他撑腰。班里有一位叫卡洛的女生认为白衬衫不适合她。她按自己的喜好穿了红色T恤,在众人眼里她顿时成了异类,不仅男友马尔科调侃她,就连回答问题时,文格尔先生也对她高举的右手视而不见。大家在无形中将她孤立。马尔科视她为异己,就连好友丽莎也在一次争吵后摔门离去。学校其他老师以及赖纳的妻子都对“浪潮”组织表示担忧,只有成员们乐在其中,兴意盎然。而且,小组成员的行为越来越夸张:他们将组织的很多行为和活动上传到网络,到处张贴“波浪”LOGO。最出格的,要数组织成员蒂姆爬到当地的一个最高建筑物上,把“波浪”标志喷涂到了此处,招来警察的制止。卡洛目睹自己的弟弟和低年级的学生也像“浪潮”成员那样,将其他学生堵在学校门口,逼迫每个人要行“波浪”手势才能进入,感到事态有些严重,私下找到赖纳,建议他立刻停止“浪潮”试验。但赖纳没有听从,他有自己的考量,他坚信自己是对的。

整齐划一的激动场面

 

当小组成员蒂姆以“保护老师的生活”为由而不断打扰赖纳,当妻子与赖纳激烈争吵,愤然离开家中,当学生马尔科深夜找到赖纳,告诉他自己失控摔了女友卡洛一巴掌,希望解散该死的浪潮组织之后,赖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全戏高潮在最后一节课。“文格尔先生”把小组所有成员集中到一个大教室并反锁上大门。大家穿着统一的白衬衫,坐在每个人指定的座位上,听文格尔先生宣读小组积极分子成员对这个“实验课堂”的感想和收获:“我想要的一切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这些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这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接着,文格尔先生发表慷慨激扬的煽动性讲话,像一个复活的希特勒,在台上振臂高呼。小组成员的情绪被煽动起来,随着他的讲话如痴如醉。

剧照:作为全戏高潮最后一节课。这种场面让人想到纳粹推行的“一体化”(德語:Gleichschaltung)

 

最后,文格尔先生突然话锋一转,高声问大家:要不要对背叛组织的马尔科实施极刑?全场意外安静下来,没有人做声,大家似乎都被文格尔先生的提议吓坏了。这时,赖纳话锋一转,宣布试验结束。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在浪潮中充分感受到归属感的蒂姆无法接受现实,他拔枪打伤一名同学之后,在所有组织成员面前饮弹自亡。

 

蒂姆无法接受现实,他拔枪打伤一名同学

警察闻讯赶来,带走了赖纳。赖纳坐在警车里,听到不断的哭嚎声,看到一张张惊慌的面孔,忍不住双手蒙面,低下了头。

好的电影,都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尽管之前就知道,这是一部探讨“独裁”产生过程的电影,似乎毫无悬念,但在观看的过程中,还是不由自主地被一种神秘的力量裹挟着,一步步往前走,直至被震撼。

影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没有概念化。从始至终,极其真实而自然地展现着故事的过程——自由散漫的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抱着玩乐的态度加入实验课,兴奋地统一跺脚,嬉笑着做波浪手势,慢慢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最后,不知不觉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框架之中……

人们一向认为,纳粹的明显特征是“种族主义”,“独裁”的最大特征是“集权专制”。“人人平等”是民主制度的产物,与独裁毫无关联。但影片中,恰恰是所有人都是在“平等”口号的感召下,在追求和体验“平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进入了“独裁”的管制当中,毫无察觉并乐在其中。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让人不由地联想到中国的“文革”。

对于人性的刻画,影片也有独到之处。

影片中,有一个叫蒂姆的男生,羸弱,不合群。他是富家子弟,但缺少家庭温暖,一直渴望融入集体,摆脱孤独。“浪潮”成立后,他第一个响应“平等”的感召,把自己的名牌球衣球鞋全都烧掉。通过这个集体,他感觉渺小的自我被放大了,自我价值被提升了,因而变得越来越狂热,也越来越偏执。他一改平时的懦弱形象,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处喷绘“浪潮”的标志,还主动扮演保护老师赖纳的角色。他找到了归属感,也从中赢得了别人的赞许,心甘情愿奉献出全部身心。最后,却突然醒悟,这只是一场教学的“骗局”,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吞枪自杀。平庸、懦弱的人往往更愿意在集体中掩饰自己,寻找安全感。就像鲁迅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

而作为“课堂试验”的发起者,赖纳本人的心理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在这场试验中,享受到了被人崇拜的感觉,体验了集权带给人的满足感。他看到了问题,却不愿意轻易收手。妻子对他的冷淡,他视为出于嫉妒,同事们闪烁的目光,他理解为是眼红他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影片通过他妻子的话把这些揭示了出来:“你享受课堂上他们崇拜你的瞩目”、“学生把你看作榜样,而你利用这一点操纵他们,其实这背后都是你的私心在做怪”、“你这段时间变成了混蛋”。

在电影中赖纳本人心理发生了的变化

 

影片《波浪》并非仅仅只是简单揭示“独裁”是如何形成的,更重要的是,还揭示了人性中隐秘的东西。这正是影片打动人心的地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