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的罗纳街(Rue du Rhône)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购物街之一:私人银行、钟表制造商、巧克力制造商——这些瑞士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在日内瓦湖畔的奢侈品店以及著名的 Jet d’Eau 喷泉排成一列。
全球化背后的隐形巨头
除此之外,瑞士的一些隐形冠军企业也驻扎于此,他们一般隐藏在门面之后,路过的客流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就是每年销售额达数千亿美元的大宗商品贸易商:贡沃尔(Gunvor)、摩科瑞(Mercuria)、托克(Trafigura)、维托尔(Vitol)和邦吉(Bunge)……而商品交易的行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落户在楚格湖畔的小镇巴尔,那里的税率全瑞士最低。瑞士销售前十的公司中有六家是原材料贸易商。瑞士营业额前10的公司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与他们的参与密不可分。不同于投资银行的资本魔术,他们经营的是真实的、重要的产品。这些企业在世界各地买卖石油和金属等化石原材料(“硬商品”)或是小麦或玉米等可再生产品(“软商品”),租用仓库并通过船舶将货物运输到世界各地。瑞士成为大宗商品交易的发源地,不仅是因为低税率、宽松的监管以及大量谨慎照管私人财富的银行,这也归功于一位传奇的投机者。拥有五国护照的马克·里奇(Marc Rich),在1970年代初第一个意识到可以从短期投机中获取巨额利润。马克·里奇过去,原材料生产商通过长期期货合约对冲来主导市场。但里奇的出现颠覆了这个系统。他从银行和原油生产商那里借来资金或货物进行投注,有时还从古巴、伊朗和尼加拉瓜等禁运国家借来石油。他早年与前苏联也建立了密切联系,在种族隔离政权期间通过秘密向南非运送石油。1994年,他将瑞士 Marc Rich & Co. AG 的贸易部门卖给了公司的经理,成为了今天嘉能可集团的核心。其他里奇公司的高管们创建了托克公司,继续大师的事业。长期以来,这些“富家子弟”坐拥大商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赚得盆满钵满。除了嘉能可,几乎没有任何经销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个行业像天主教会一样神秘。许多公司没有公开年报,主要持有人通常是创始人家族或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出现在公共视野的信息非常少,偶尔的头条新闻是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有矿山环境破坏、剥削临时工人或与独裁者进行肮脏原材料交易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