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疫苗接种速度的确加快了,越来越多的华人在群里分享去接种疫苗的过程,除了和一般疫苗接种一样可能会有的胳膊上出现肿块、酸痛之外,并未见有特别反应。但是近日,以色列对全球接种量最多的(应该也是有效率最高的)BioNTech/辉瑞的疫苗提出了严重指控。
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统计,截至5月3日早上,德国接种疫苗总数已经超过3000万剂,目前每天接种 653.826次,平均每秒接种8人,而且速度还在加快中。而接种最多的一天是100万剂。
这也是因为德国现在的疫苗的确多了许多,截至第17周,德国已经分发下去的疫苗超过3500万剂,比第15周多了1000万剂。而且很多家庭医生和专业医生也介入了打疫苗的行列。
接种了疫苗的人越来越多,是不是说疫苗就是万能的,接种后百无禁忌了?
基本上如果没有严重的疫苗反应,几乎就不会影响普通的生活。但是有一件事必须谨记:不能喝酒!
法兰克福病毒学家Sandra Ciesek在接受《西德汇报》采访时说:“大量的酒精如同毒药。接种疫苗后,身体正忙于调动免疫系统进行病毒防御,所以在此期间不应该‘服毒’。”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免疫学家Eleanor Riley(埃莉诺·莱利)也指出,酒精的作用就像一种免疫抑制剂,就是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
所以说酒精可以显著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并可能降低疫苗的效果。
俄罗斯的专家有的说接种疫苗后三天不应饮酒,也有的专家称最好是戒酒几周。
即便是要庆祝自己终于接种疫苗了,最好只喝点无酒精的啤酒或饮料
因为新冠疫情来得突然,疫苗研发后都是被紧急、有条件批准,有效期仅为一年,在此期间还要对制剂进行观察并伴随临床试验。所以在各种疫苗投入使用后,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全球第一个通过医疗机构(美国、欧洲)申请的新冠新苗是德美合作生产的BioNTech/辉瑞疫苗,一直以来也被专家视为有效率最高的疫苗。
即便如此,这款疫苗也有副作用。以色列已经发现了一些年轻人在接种后出现心肌炎症。以色列卫生部在5月2日表示,正在调查这些病例,尚无结论。
以色列是全球疫苗接种的领跑者。以色列的接种比例约为总人口的60%,如今每日新增病例和死亡数量几乎为零。以色列的社会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
但是以色列530多万人接种了BioNTech/辉瑞疫苗后,发生了“数十起心肌炎事件”。
根据《耶路撒冷邮报》的报道,大多数心肌炎病例都发生在18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中。总共有62例,其中接种2剂后发病的有56例。
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健康状况出院,有2人情况比较严重,分别是22岁的女性和35岁的男性。根据该报的报道,两人以前都没有病。其他国家还没有出现任何相应的异常情况,可能与年轻人中的疫苗接种率低有关。
以色列疫情控制协调员Nachman Ash(纳赫曼·阿什)4月23日在以色列第12频道的电视节目中说: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是一个异常高的比例。两者之间也很难建立联系。因为心肌炎是一种经常发生而没有并发症的情况。引发炎症的病毒有很多种,近年来也报告了类似数量的案件。
辉瑞制药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说:“我们与以色列卫生部保持定期联系,以审查对我们疫苗的评估。我们没有观察到比一般人群预期的更高的心肌炎发生率。没有发现与疫苗的因果关系。”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Ben-Gurion-Universität)公共卫生系主任Nadav Davidovitch认为,即使将心肌炎病例与疫苗联系起来,疫苗的益处更为重要。 他说:“调查是应该的,我们必须等待最终报告。在初步分析中,似乎感染新冠的风险远高于疫苗的任何副作用。此外,接种疫苗后发生心肌炎的风险很小,而且是暂时的。”
慕尼黑心脏病学主任Steffen Massberg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向《南德意志报》解释:新冠病毒肺炎也会导致心肌炎症。此外,症状往往难以识别,这使得早期诊断变得更加困难。如果心肌炎不治疗,它会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但他也解释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炎症治愈后没有任何后遗症。”
德国的疫苗审核机构保罗·埃利希研究所表示,在德国没有发现心肌炎和BIONTECH疫苗之间有任何关联。目前还没有接到过与接种COVID-19疫苗有关的心肌炎症疑似病例的报告。
与BioNTech/辉瑞疫苗相比,阿斯利康的不良反应被讨论得更多。
根据罗·埃利希研究所的报告,截至3月30日,德国有31例特殊形式的严重脑静脉血栓形成与接种阿斯利康Covid 19疫苗有关。这些病例数在统计学上显著高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通常发生的脑静脉血栓的数量。
同属于载体疫苗的强生疫苗,也是使用一种本身无害的腺病毒来将病毒的遗传信息导入体内。
不过欧洲药品管理局(EMA)都批准了这两种疫苗在欧洲的使用,毕竟疫苗的好处大于风险。
rki.de//bild.de//infranken.de//deutschlandfunk.de//aerzteblatt.de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转载需与本报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