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经常闲逛的花园竟然是中国人的忌讳

作者:韦云

每每说到墓地、坟地,总会让人联想到“不寒而栗”这个词以及影视剧的阴风吹散白色雾气,露出一个骷髅头或者缺胳膊断腿的僵尸之类的恐怖场面。

我喜欢用“墓园”代替“墓地”,就是为了克服那种不良印象,而且德国的墓地真的就像一个花园。特别是当你有亲人在那里“定居”的时候,你更不会觉得可怕。

不得已住到了墓园附近
不同于国内的墓园大都建造在城外,德国的墓园(公墓)就在住宅区边、城市里,德国人也不会认为与墓园为邻会有什么不吉利的。反而觉得把往生的亲人安置在那里,更方便自己日后去探望。
小区斜对面就是墓园
我家小区所在的马路斜对面就是这个小镇的墓园。刚来德国的时候不了解情况,责怪房产经纪怎么给找了这么个房子,太不吉利了,要不就给打点折吧。可是经纪却说,这在德国很正常的,小区附近有一个小花园有什么不好的?愿意的话,随时可以进去散步,那里的花草都有人打理、四季如新,还很安静。

我去!我再没事,想散步也不会去那里呀!大概是经纪看出我们对房子的满意度要远高出墓园的存在,反正最后是杀价没戏。

如今搬到小区已经超过十六年了,每当出门路过墓园,我依然尽量在它对面的马路上走,万不得已走到它的围墙外,也是用跑的,快速过去。

低矮的围墙可以让人一眼看到里面

 

记得有一次晚餐后出门散步,和先生边聊边走,没留神就来到墓园墙外。先生突然变换话题:你看,这里的果树长得真好,看来“灵气”重还是有好处的。我一扭头看到边上的墓园,条件反射地跳开一大步。先生哈哈大笑:至于吗?有这么恐怖吗?他们不会起来骚扰你的!哪有心情和他辩驳,跑为上。

独享生意的德国丧葬公司

前几年国内亲戚往生,赶回去参加葬礼。据说所有手续都是委托殡葬服务公司办的。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没听说有这种公司,现在上网一查,上海就有几百家丧葬服务商户。

德国这里从事礼仪师、殡葬业的并不是热门行当,所以往往是独家生意,我们小镇上只有一家丧葬公司。德文写的是Bestattungsinstitut,也有的称Pietät,翻译过来应该是殡仪馆,但看上去更像个殡葬服务公司,因为这里既不存放大体也没有火化的地方,都另外有专门的地方。公司和墓园在同一条街上,一个街头,一个街尾,是个历经三代的家族企业。

我们刚到小镇那会儿,经常看到一辆改装过的香槟色的奔驰车停在墓园外。先生说那是“棺材车”,后面加长加高部分就是为了运送棺木的。十几年过去了,看到的还是那个颜色、那个车系,只不过现在的掌门人已经是第三代了。他们对于小镇上的“人来”不一定清楚,却一定比市政府更早知道“人往(生)”。听说近年来生意扩展到周边好几个城市,还招募了新的员工。

垃圾桶边上有个小门,棺材车就是停在这里运送大体
临近的法兰克福,城市大,居民多,除了一个总墓园外,还按照地区分片有几十个小型的公墓。一般来说一个地区只有一家丧葬公司,或者一个丧葬公司跨境招呼几个地区的生意。

从火化、死亡证明、遗体告别、追悼会、墓地,他们都会帮忙安排,当然最后给账单,每项都明码标价。不过和国内的丧葬服务公司来比,其他的一些服务只是“点到为止”。比如说追悼会上要用的花圈,他们只管介绍花店,想要的样式、花卉品种还得自己去谈。追悼会的灵堂布置也需要家属自己和墓园交涉,包括音乐的播放,更没有摄影摄像服务了。制作墓碑的石匠,他们也有合作单位推荐,只是给张名片,具体的还得自己去搞定。好在他们不加收介绍费。(各地的殡仪馆提供的服务可能不同。)

不同的墓葬文化

德国城市里也允许土葬,所以家属给逝者找“新家”时候,可以按照棺木大小选大块的地方。当然时代变更,德国人的想法也在改变,选择火葬的比例已经超过土葬,骨灰盅所需的占地面积自然就可以小很多。也有人会选择家庭墓、合葬墓,地大地小自然就是价格的不同。同是国际性金融城市,在法兰克福买个“家”要比在上海便宜多了。

说是买,其实只有20-30年,过了时间家人不续费的话,墓园管理者有权给处理了。

近些年因为环保成为热门话题,很多德国人会选择树葬。今年4月就听说柏林的一位老华侨往生后,家属选择了树葬。在规划出的安息森林里选择一棵树,在边上挖洞,埋下骨灰盅,这种天然生态葬的骨灰盅日后会自行分解与大地融为一体。他们还在骨灰上面嵌入了一颗植物的种子,未来将蕴育出新的绿色生命。

我家附近山上也有安息森林,不同的是以一棵树为圆点,向外画圈,等距离安置多位。

和普通的墓园一样,树葬的森林所占有的土地也是属于政府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树葬的。德国对于土地使用权的变更有着严格的规定,基本上不会出现墓园被动迁开发的事情,而那里也代表着当地的历史。

需要自己打理的小花园

在国内墓园都离市区很远,扫墓通常是在清明节,部分地方也有在春节、重阳、冬至等节日里扫墓的习俗。而德国没有约定俗成的扫墓日子,且墓园就在普通居民区边上,但凡想要去看望亲朋,随时都可以去。

记得有一年回上海去远郊墓园拜祭外公时,在园外买了一束花,进去后,根据号码在一排排完全相同形状的石块间找到了熟悉的名字。

没有密密麻麻、统一样式的墓碑,德国的墓园可谓是彰显个性,逝者或是家属自己决定墓碑的形状及刻字,也可以根据石料公司提供的款式委托制作。
墓碑的设计根据主人或家属的意愿

 

德国人本来就喜欢弄花花草草,所以极少选择整块石头铺满,往往会留下种植花草的地方。而且在付费后的有效期内,那一小块就算是私有财产了,尽可展示自家的手艺。所以说要是以后看到有人带着花土、工具、盆栽去墓园,不用觉得奇怪,那是去整理装饰自家的小花园了。

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委托给专职的园艺公司打理的,那就要注意委托期限了,否则园艺公司过期不候,会清理掉所有绿植。

另外,德国人想的比较周到,会在自家的方寸之地放个花瓶,有插在泥土上的价格优廉的塑胶质地的,也有和墓碑框架一起定制的铝合金花瓶。让亲朋带去的花可以有瓶可插,不像我在上海那次,带去的花就放在了地上。据说国内有的墓园管理者会收走拜祭者送去的花,卖(或送?)给园外的花店。

有空就去走走的花园

记得我以前写过一个新闻,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休闲公园墓地是汉堡的Friedhof Ohlsdorf(也是德国最大的公墓),每年超过120万的游客。因为墓园占地太大(389公顷),四个进出口,12个礼拜堂,太多人当墓园通道为捷径,开车穿过墓园。墓园管理者想要根据进墓园的时间长短收停车费,结果遭到很多反对意见,也就不了了之了。(详细请参看:德国人穷疯了,去墓园祭拜祖先按照“诚心度”收费?

德国人闲来无事会去墓园散步看看先人/朋友,还有许多老人,特别是那些孤寡老人,隔三岔五地就去墓地跟已经离世的老伴儿或家人们唠嗑,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如果问他们进墓园是否会害怕,他们一定会说不,那里是自己打理的小花园,自己的亲人住在那里。去看望家人(或朋友)有什么好害怕的?

【END】

 

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