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病毒的春季效应对突变失效!病毒度夏作乱

(综合报道:韦云)按理说高温和强紫外线辐射会使病毒难以生存,再加上新鲜空气中新冠感染的风险也低于室内。这些原本都属于春季带给人类的希望,但是现在埃森病毒学家迪特默(Dittmer)担心,新冠突变会再次“吞噬”这些良好的春季效应。
 
 
一般来说,春季温度上升时,患感冒的机会减少,流感病毒也逐渐消失。那么天气变化是否对冠状病毒也同样有影响呢?从前两波疫情的变化不难看出,季节转换会影响新冠肺炎病原体。
但是对于这个疫情,埃森大学医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乌尔夫·迪特默(Ulf Dittmer)说:“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的季节性极为复杂,不是单个因素就能影响的。”
 
因为除季节外,还有其他因素决定着疫情发展的过程,例如人们的行为。 因此,很难做出明确的预测。
今年夏天不好过!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认为,新冠病毒在较冷的季节传播得更广。而到了夏季,病毒的传播力趋于减弱。实际上,2020年夏季感染率有所下降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么今年还会是这样吗?
去年四月后到整个夏天感染者在逐渐减少,入秋后感染数开始回升(rki.de)
 
柏林Charité医院病毒学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认为这不太可能。
 
他最近对《明镜》说:“我们在2020年夏季如此轻松地度过,可能与我们在春季的病例数低于临界阈值(10万人7天内的感染数为50)这一事实有关。但是现在情况不再如此了。”就如在西班牙,尽管天气炎热,但在封锁停摆之后的夏季,病例数依然再次上升。
 
 
许多因素
 
环境因素会影响冠状病毒的稳定性。波鸿鲁尔大学的病毒学家Stephanie Pfänder说,而且环境因素还可能对传播病毒的气溶胶或飞沫产生影响,“它们的性能也会根据环境条件而变化。”
 
研究人员针对诸如温度、湿度和紫外线辐射等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
 
01、温度:
根据Dittmer的说法,病毒包膜在约10度的室外温度下特别稳定。病毒学家解释说:“温度越高,稳定性越降低。”热量会改变外壳中的脂肪分子,使其破裂。
 
02、紫外线:
太阳射线,尤其是紫外线辐射会破坏病毒的遗传信息。病毒学家Pfänder说:“粗略地说就是紫外线辐射能够攻击病毒核酸来灭活病毒。”这样病毒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03、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的发现主要基于室内区域传播的研究。莱比锡气溶胶研究人员阿吉特·阿哈拉瓦特(Ajit Ahlawat)指出,空气湿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莱布尼兹对流层研究所(Tropos)的科学家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发现,空气湿度较高时,室内感染的风险较低。
 
“如果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40%,被感染者散发出的病毒颗粒吸收的水份就较少。因此它们不会很快落到地面上,而是停留在空气中,更容易被健康人吸入。” Ahlawat解释说。
 
此外,干燥的空气会使鼻粘膜变干,从而使病毒更容易渗透。
 
但是,这些发现不能直接应用于室外的病毒传播,据Ahlawat称,室外的情况下还取决于其他因素。
 
主要是因为在户外,空气中气溶胶的颗粒被稀释了而且还经过紫外线的灭活作用,相较于温度和湿度,这些在更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04、个人行为
图片
天气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在冬季,我们倾向于呆在室内,天气温暖后,许多人倾向于去户外活动。Pfänder说:“如果整个生活都在室外新鲜空气中进行,或者房间始终通风良好,则病毒传播的风险自然就会降低。”
 
05、免疫系统:
人类的免疫系统必须应对伤口、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各种挑战。对于每个入侵者,身体都会尝试产生适当的免疫反应。
 
吉森(Giessen)免疫学家伊娃·彼得斯(Eva Peters)解释说:“同时准备好所有东西会耗费大量精力。因此,根据季节的不同,免疫系统会启动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先天的和后天习得的免疫反应。
 
在冬天,通常需要针对众所周知的流感问题进行免疫反应,例如需要针对前一个冬天已经感染过的病毒的抗体。这种身体后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非常精确,但形成的速度缓慢。
 
在温暖的季节,人们倾向于到户外活动。那么身体很有可能面临许多甚至鲜为人知的风险。因此,免疫系统更可能依赖于先天性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比如跟据特定的损坏模式快速识别病毒类的入侵者。Peters说:“这意味着在夏天,我们的免疫系统更擅长快速有效地抵抗新细菌。这也适用于新冠病毒。”
 
06、维生素D:
据德国营养学会(DGE)称,在阳光的帮助下形成的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尚不能确定它是否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据RKI称,由于中欧地理位置的缘故,维生素D的形成只能在夏季(3月至10月)进行。在冬季,人体会消耗夏季积累的维生素D储备。
 
病毒消失的可能性不大
 
病毒学家Dittmer总结说:“温度、紫外线、维生素D等这些因素在春季和夏季都会有所改善。”就是说受季节性的影响。但是,天气对新冠疫情有多大影响仍然缺乏具体信息。
 
“从冠状病毒中我们知道,由于这些因素,R值(即病毒的繁殖率)在春季和夏季会显著下降,至少下降了0.5,甚至更多。”
 
但是,过去一年也表明,季节影响并未导致新冠病毒完全消失。而且专家认为现在还有另一个未知因素:病毒突变

病毒学家Dittmer表示,原本可以通过季节性影响获得的遏制病毒传播的优势,现在可能会被更具传染性的突变体“吞噬”了。在未来几个月内会看到这一现象。长期来看,季节性影响可能不足以使R值长期降至阈值1以下,那时疫情才会消退。
 
病毒学家Pfänder也认为,较暖的季节原则上已经可以减慢病毒传播力。但是同时又有了突变体的不确定性:“突变体的发生和扩散实际上是不可预测的因素。”
 
 

图片
图文信息来源:ntv.de//rki.de//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转载需与本报编辑部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