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总数高达290万,创历史最高值。但是有41所大学和大专则跟这个趋势相反,自2012年以来人数不断减少。这一萎缩状况也加剧了当地专业人员的短缺。
德国融入和移民基金会(SVR)专家委员会的最新调查,虽没有具体点名是哪个学校,但说了州的名字。学生数量减少最多的是萨克森8个学校,图林根7个,萨克森安哈特6个。在巴符州、柏林、不来梅、黑森和石荷州则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德国现在共有263所高校,其中六分之一(41所)学生的人数2017年比2012年明显减少,平均减少11%。
26所大专(FH)和大学收入总数为负数,但同时,国际学生增加42%。这些大学的国际学生的比例——大多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平均为12%。但可以与当地的学生比例平衡,将萎缩控制住。
虽然相关的是在德国东部,但西部也不能高枕无忧。
调查显示,大型的、受喜欢的高校城市是科隆、杜塞尔多夫、海德堡或慕尼黑,他们的学生数量不会减少。但在大城市边缘的小地方,今后也会遇到学生数量下降的问题。
吸引外国学生虽不是妙方,但是外国学生数量的增长可以应对人口的变化。
关键的问题是,来自外国的学生中断学业的明显增加,尤其在学士学习期间,近二分之一的外国学生不能坚持到毕业考试.
2016年德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挂科的比例
外国学生经常不能结业,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有组织的入门阶段。
三点建议:
1、高校大门要灵活敞开,不仅是文理高中毕业生,对接受过其他教育的、愿意上大学的人要争取。
2、对外国学生在注册前一直到前两个学期都要有相应的陪同关注。现行的一周时间的了解介绍是不够的。
3、学校要与地方联合。为了能让学生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找到工作,还建议地方要有过渡的管理。为此,高校还要找到合作伙伴,企业、研究机构、经济促进者以及管理。也要将外国学生有目的地引入当地劳工市场。高校要参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办学不易。高校要主动、灵活、走出去,才可能将学校维持下来。
反观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大学教育,大学数量猛增,在台湾竟然还出现零分上大学的状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