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3400欧就可获家庭团聚签证!德国外交部在“勒索”…鲜为人知的内幕

综合报道:罗拉
从2018年8月1日起,德国将允许获得”有限庇护权”的难民将家属接到德国,数量为每月不超过1000人。

目前,德国有数以千计的难民选择与德国外交部对峙法庭直到外交部允许他们的家人来德国

对比和研究合作伙伴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律师称德国外交部的条件是敲诈勒索

德国电视一台的新闻节目《Tagesschau/今日新闻》的独家报道难民家庭团聚 敲诈勒索方法?

难民申请者本人先到德国、得到难民身份后再把家人接来,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团聚”,也是德国现行避难法保障的权利。

德国驻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和土耳其的签证申请处人满为患。不多,大多数申请都被拒。

历时四年的“家庭团聚”

在长达四年的等待后,海尔(Tesfay Haile,化名)终于与妻子和四个孩子在柏林团聚。

2017年,海尔从厄立特里亚逃难到德国,同年也为他的家人向德国大使馆申请了家庭团聚签证,直到第三年被拒。

外交部给出的理由是,无法证实海尔与他的妻子是否真正的结过婚,因为厄立特里亚常见的教堂结婚证在德国不适用。

于是,海尔把外交部告上法庭。

在第一次法庭听证会上,外交部向他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撤回诉讼并支付所有诉讼费用以换取签证。海尔同意了。

在他支付3400欧元后,他的家人就可以获得家庭团聚签证来到德国3400欧元,是他现在月收入的一倍。

 

“柏林勒索”?

在德国还有像海尔一样数以千计的难民,他们将德国外交部告上法庭,然后又撤回诉讼,然后获得家人来德的团聚签证。

比起“柏林和解”律师更愿意称这样的程序为“柏林勒索”。

“是敲诈性的,是侵犯人权的行为,外交部是在利用这些家庭的困难”,律师Tometten认为。

据德国广播电视联合会(ARD)旗下的时政期刊《Kontraste》及其研究伙伴Ippen Investigativ和透明化平台FragDenStaat对2007年以来类似的案例统计揭示:

家庭团聚的诉讼中,95%的案例在没有判决的情况下发生的,约5855起。

时政期刊《Kontraste》认为,联邦外交部显然有计划地将签证的发放与付诉讼费挂钩当事人撤回他们的申诉承担诉讼费用

外交部否认“敲诈”

对此,由社民党人联邦外交部长海科·马斯(Heiko Maas)领导的外交部拒绝了这些指责。程序性费用的承担由法律规定,签证处无意阻止家庭团聚。

数据显示,德国每年平均发放约10万份家庭团聚签证,只有约2万份申请会被拒绝。

自2007年以来,有超过2万个家庭提起了诉讼其中几乎每三个就有一个胜诉的

或许是未来德国总理的朔尔茨承诺改进难民家庭团聚签证

联邦议院绿党成员路易斯·阿姆茨伯格(Luise Amtsberg)认为,要解决当前问题,需要从使馆人员结构上进行改革,即增加使馆的人员配置,“不能让本该在驻外使馆层面做出的决定最终让法院做出。”

对此,有一个政治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事实上,应要求,联邦外交部宣布已采取措施,既增加人员,并将继续这样做。但外交部没有关于这些计划的具体范围或时间框架给出细节。

德网友:支付“诉讼费”要求并无不妥

对于外交部要求难民支付诉讼费下发家庭团聚签证的行为,德国网友也持两种观点。

一些网友认为,外交部的行为是赤赤裸裸的敲诈、勒索,任何“程序性费用”都不应该成为组织家庭团聚的障碍。

但很多网友也支持外交部的说法,诉讼费的承担是由法律规定的,外交部的行为是正确的,并不存在夸大的“勒索”,并且对“难民”的定义也值得商榷。

德国的家庭团聚签证越来越少

网友们对外交部的支持其实也不难理解。在德国,诉讼费用通常根据判决结果由败诉方承担,但也有例外。

一般情况下,败诉方要根据败诉的诉讼标的比例承担诉讼费,同时还必须承担胜诉方向法院交纳的法院费用及证人费用,但如果被告在诉讼前期接受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或者对案件没有答辩,则由原告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相关阅读:
“去海滩上捡烟头就给饭吃!”丹麦计划强迫难民工作“ 我们不养无用之人”
德国援助难民的钱落入恐怖组织口袋,穆斯林反犹暴乱重燃多元文化之争
摸女孩引发暴乱:慕尼黑暴徒袭警致20人受伤,6人被捕!又是难民惹事?

新闻资讯来源:

www.tagesschau.de:Familiennachzug Geflüchteter Erpresserische Methoden?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