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关注“德国华商”微信号:HSB-1997
海外传官韵 中秋祭太阴 ———张卫东先生丁酉中秋南德诵唸营后记
2017年9月30日至10月3日,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古诗文吟诵家张卫东先生在德国南部卡尔斯鲁尔再次举办德雍书会传授国子监官韵诵唸,并带领学员们以传统祭拜仪式喜迎中秋佳节。虽事隔月余, 每次与小女共读“四书”之时,常常觉得诵唸之声萦绕于耳、中秋之庆历历在目,故撰此文以抒喜乐与感慨之情。
“哎呀,张老师又来了————你可不要带我去读书啊!”
这是小女苗苗听到张老师假期开学习诵唸的德雍书会后的第一反应。她对课余时间学中文特别是利用德国假期参加读经营一贯要抗议几句,但经不起与小伙伴们同吃同住四天的吸引,出发当日,依然乖乖上车,并度过了之后不虚此行的愉快的四天。这个让她又怕又爱的“张老师”何许人也?他就是昆曲名家张卫东先生。
张卫东先生开蒙于经学大师吴承仕次子吴鸿迈先生,并受教于周铨庵、樊伯炎,打下夯实的国学吟诵与昆曲根基。后相继在北京戏曲学校和中国戏曲学院求学,擅长老生、老外、正旦、小生等行当。舞台上,他的吐字唱腔、表演技法遵循传统,讲究原汁原味;舞台下,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和昆曲传承,在北京多所高校创办昆曲选修课,担任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 的昆曲艺术指导和音韵顾问。 因从小接受吴鸿迈先生的言传身教,成年后又被文博大师朱家溍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张先生强调“经史为本,诗曲为末”,近年来 在古诗文吟诵的教学和推广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 他多次在国内开办面向儿童和成人的诵唸课,以国子监官韵诵唸《孝经》《道德经》和“四书”为主。与商务印书馆携手推出《国子监官韵吟诵系列》的研究图书。随着海外国学热的升温,他把这可以追溯到两宋的明清音韵带到了德国和法国,造福海外华裔的晚辈学子们。国学的兴盛也离不开与之相应的民俗文化,即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张先生在民俗传统,饮食烹饪,中医中药、园林营造等都有涉猎,尤其注重传统节日的庆祝仪式与人文底蕴。 因而他在京城艺术界被称为“多元化的张卫东”。
“我觉得张老师教的调子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奇怪,我还蛮喜欢的。”
小女苗苗所说的调子是什么样的呢?这是明清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 —— 国子监,制定的官韵诵唸调。此官韵诵唸由吴鸿迈先生校点,基本保留《洪武正韵》的切音,咬字口风维护明代风貌,依照清代京师官韵流传变化后的标准传承。其节奏舒缓,腔调高古铿锵,与文意相应 。诵唸起来,能让人沉心静气,一旦起头,就想整篇读完,一气呵成,欲罢不能。
官韵虽有些曲调,并不是歌唱也非古典音乐腔调,说好学可也不好学,全靠“反复”练习。孔子认为学习应该“温故而知新”。张先生的课亦是如此,学生们先得回课,再往下学。今年中秋之际举办的德雍书会,则是他在德国的第五次面向海外儿童的诵唸教学。四天里,小学员们先依次复习以前学过的《孝经》《大学》《中庸》《论语· 学而第一至 公冶长第五》,然后继续学习《论语· 庸也第六》。这次回课可花了整个书会一大半的时间。为何要这么长时间呢?原来一开课张先生就摸了孩子们的底,知道孩子们对已学过的内容仍然半生不熟,就把回课当成新课一样教,当然进度比真的新课快很多。第一遍一句句地领读,第二遍一段段或一章章地来,到了第三遍师生通篇齐读。教新课也是这般步骤,只是张先生领读更多遍,直至大家看着工尺谱能把这篇顺下来。剩下的时间就是循环复习这论语前六篇。德雍书会结束前,孩子们能够自己把《学而第一》大致不差地诵唸下来,张先生点头说了句“有点意思。” 我们这些陪读的家长为这点“意思”可是高兴不已。
“今年中秋这么多人一起过,我们都玩疯了!”
小女苗苗玩疯了的中秋节可与往年的中秋节不太一样。张先生的书会一般都安排在德国的国定假日。巧的是,德国的节假日常常与中国的重要节日相差不了几天。德国国庆是十月三日,比中国的只晚两天。今年的中秋节又只比德国国庆晚两天,于是在结营前一晚,张先生带着孩子和家长们提前过了一次正式的中秋节。
“礼乐文明”,礼在乐之前,用张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先得遵循规矩祭祀再有歌舞娱乐,这样的欢庆才是有根有底而不虚浮。中秋一词,《周礼》中已有记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中秋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祭祀节日。此外,古人以阴阳划分万物。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中秋夜,月亮最大最亮,是为太阴,因而中秋也被称为太阴节、女儿节。张先生曾撰文介绍过中秋节的由来与祭祀细节。
我们这群小孩与大人可是有幸,全方位体验了一把文字里的细节。中秋聚会在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友人的新居举办,她家中的几件中式家具经张先生一搭配,成了高低有致、庄重大气的供桌组合。供桌上方挂着一幅山水画。供桌最上面一层放着兔儿爷泥塑,它的下方是鲜花,两侧各立两张纸,一书“太阴”,一为众人名字中取出一个字凑成的签到诗。中间一层摆放了时令水果和点心,外加一对红烛。最底下一层,居中摆着一座香炉。地上还放着烧纸盆。供桌一侧,立着琴桌,友人琴技高超,为祭祀抚琴伴奏。见到这副阵仗,就连最调皮的孩子也不由得收敛起来,在边上好奇地瞧着。在悠扬的琴声中,众人屏气凝神,在张先生的指挥下按年龄由小到大依次行礼。礼成,大家便可以尽情享用供桌上的食物,孩子们活泼嬉戏,大人们畅所欲言。先前还一派肃穆的客厅,瞬间却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
张卫东先生的课有几大特点。其一,当然是官韵诵唸本身。张先生曾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里的“竹”和“肉”可不是苏轼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的意思。“肉”指的是肉嗓,“丝”和“竹”乃是用丝竹制成的乐器。这官韵的咬字用韵只能是通过老师带学生,面对面,一句句,一遍遍,才能不走样地传承下去。老师的辛苦不言而喻。其二,上课下课皆有礼仪定制。设香案、摆桌椅,点香上香,拜天地君亲师和先圣,按长幼入座,各种规矩让人一窥现今踪迹难觅的明清家塾模样。 其三,先诵经,后解经,以偏概全使孩子们记忆抓住焦点。以反复诵唸为主的方式延续,偶尔就一句经文结合身边的事,告诉学员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应把握怎样的行事准则。其四,善于把控上课的节奏。每节课并非硬性规定多少分钟,而是根据经书的篇幅,根据孩子们的读书状态,在孩子们疲态出现前,见好就停。让孩子们玩耍十几分钟,再接着上课。课堂上孩子们也有坐不住的时候。张先生是那种很有震慑力的老师,比起家长们还能管住孩子。孩子们能隐隐感觉到老师的气场,当张先生一拍惊堂木或眼神一扫,孩子们就回过神来,不敢调皮了。
张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不厌其烦地教,给了这些海外华裔孩子一个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机会。 小女比我幸运。我们这些60后、70后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多半注重的是数理化和外语,缺少的是上至国学经典下至民俗曲艺的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大环境也缺少对孩子这方面的熏陶。因而我们成人后对有传统特色的事物,常常行而不著,习而不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如果没有张先生的指点,我们对中秋节的理解还停留在家人团圆吃月饼的画面中。
不管孩子们的理解程度,吸收能力如何,每年这四五天的德雍书会应该融入了他们的童年。双手奉书,点字入心,上课的礼仪,节庆的祭拜,会像一帧帧画面,或多或少定格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即使他们成人后很少使用汉语, 这些定格画面不知哪天就会开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领悟和欣赏。有了欣赏东西方文化精华的眼界,才能准确把握两种文化的异同,才会对“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有更清晰的定位。不管身处何地,他们的生活中融入了传统,生活便有了传承的温度、延续的韧性,精神得以安放,心灵得以休憩,进而有能力计划未来要往哪儿去。
以读经方式在海外学习中文,本来就是小众。而以家塾的诵唸方式来吟诵古文,更是微众。身边的朋友和国内的亲友多半不理解。选择这样的方法出于两点考虑。一来, 汉语是一种有根的语言。作为一种记录思想和事件的载体,通过“四书”、“老庄”、《易经》、《史记》这些历经千年几度沉浮的经史子集,汉语仍然焕发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但汉语的魅力不止于此。书画琴棋、天文地理、中医中药、武术太极 等,中国人对衣食起居的讲究与汉字已经融为一个传统文化体系。无论从哪一个环节切入,只要是按照传统文化的训练方式入手,就可以触类旁通,对其它环节轻松上手。二来, 小女的汉语听说能力不错,新的读经内容很快就能流利地读下来。一旦读熟,就不仔细看字,靠着对音律的记忆,有口无心地读。这样读书,认不了多少字,或者同一个字出现在别的文章就认不出来了。 诵唸让读经的速度缓下来, 看清字形,把字形和字音对上号, 指字才能入心,才能有时间思考文字所载的道理。
最后不得不提张先生的巧手。供桌上的国画山水、插花以及点心蟹壳黄,都出自张先生之手!“妈妈,这个菜很好吃,你以后也烧给我吃,好吗?” 为了女儿的请求,也为了自己的口福,我记下张先生在课后为大家掌勺的菜的做法。凉拌,热炒,饼面粥。诵唸营的副产物,便是一本《张氏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