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有名的狂欢游行都在科隆、杜塞尔多夫、美因茨等几十万甚至百万人口的大中城市举行。而巴伐利亚州(简称拜仁州)一个只有6000人的小城,也有个声名远扬的狂欢节,只因他们的狂欢节有着独一无二的传统特色:中国味!
德国人办中国狂欢节,冠以“中国狂欢节” (Chinesenfasching)之名。我在报刊网络上已经看到过多次,可周边的拜仁州老朋友们,竟然多数没有亲眼见过的。
这次老朋友萍得到信息,在中国驻慕尼黑领事馆支持下,华星艺术团会组织几十个华人参加大游行呢!我们两个文艺老青年都兴奋起来,也想报名参加,只无奈于住处离慕尼黑远了点,提前几天彩排抽不出时间。最后决定就去当观众,给原装和装扮的中国人捧捧场,也能亲身感受一下德式中国狂欢节的风采!
受老天眷顾,2月16日一改之前和之后的阴雨天,晴空万里。我响应组织者“尽量不开私家车”的建议,幸运坐上小村仅有的一条不参与城市大罢工的巴士去火车站,在纽伦堡与萍汇合,登上去那小城所属城市Neumarkt 的火车,可车上好空,一点没有狂欢节日的迹象,我不禁纳闷,想起多年前住北威州小城时,去科隆看狂欢节火车上前胸贴后背的拥挤状。现在去这个有名的狂欢节方向的车上,怎么会如此安静呢?
可到了Neumarkt火车站,在等待去最终目的地Dietfurt a.d.Altmühl 的515路大巴时,奇装异服的人多了起来。车到了,大家争先恐后急着上车,年轻人居多,但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甚至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太太在我身后,我忙说,您先上车吧!
很快大巴里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站着。要知道大巴从火车站去那小城可要开近1个半小时!而且都是乡间路,有很多弯,有几处经过小村住宅区狭窄的道路,都需要停下让对方车。看来那小城属于交通不便的旮旯,却能吸引这么多人来参观,应验了这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汽车上的乘客除了各种各样狂欢节服饰打扮的,不少中青年人已经手握啤酒瓶甚至葡萄酒瓶喝开了。我斜对面的年轻秀气的女子是个喝酒豪女,不仅牛仔服里装着一瓶750毫升的白葡萄酒,还手持着一样大的酒瓶,时不时地喝一口。我和女友不禁小声议论,佩服的不仅是他们的酒量,而是他们身体的储水功能!因为这是在没有厕所的普通大巴上呀,而且行车时间要长达约1个半小时呢!
果然,也有憋不住的了,在某站台停车时,两位男子急着下车,在全车人几十双眼睛的视野里不顾矜持,在路边放“水”,引来大家窃窃私笑,大巴司机更幽默,故作开走,但转了个弯即停下。看着俩小伙焦急招手,司机开门,众人哄笑,到了终点站,更壮观的场面出现了,一排男子集体在不远处背对大巴在草地边淋漓尽致施肥,引来其他乘客发笑和拍照,也算是狂欢节的预热一景吧!
走进小城,中国风就扑面而来,很多房子窗户或者院子里外的装饰都带着中国元素,比如中国国旗、春联、红灯笼、斗笠、贴画等等,行人中三三两两穿着中国织锦缎面料或者有中文字、中国龙的服饰。
我们在路上遇到的一家颜值、打扮很高的当地人,要求一起拍照,他们欣然同意,再聊起来,得知这位女士是前市政府旅游办公室的负责人Pia Pritschet女士,在她近10年的任期里,除了新冠疫情期间停办的两年,都是她主管组织中国狂欢节的。
我们与上届旅游办领导Pritschet女士一家
去年因为怀孕生育,这些活动由她的后任旅游办新领导Thomas Himmler 先生接手主管了。她说疫情前他们跟结为友好城市的中国南京雨花台区经常来往,她自己也去过上海、南京,希望疫情结束了友好城市的往来和经济文化旅游合作也慢慢恢复起来。我们夸他们夫妻的服饰很漂亮,她说他们是买了布料让当地裁缝做的。她先生特别高大魁梧,虽然他自己经常出差中国,要买到合适的衣服确实并不容易。
按皮娅的介绍,我们先到市政厅楼上,这里气氛更浓,简直进入了中国历史片拍摄地,从布景到穿梭的人物,酒水服务的工作人员,都穿着中国风的服饰。会议厅里,正听到中国驻慕尼黑领事馆、孔夫子中文学院、德中经济教育文化友好协会等机构的代表在与德国友人举行仪式,送上象征吉祥如意的红围巾和长毛绒白兔,并一起互道“过年好”。
此时走来一位娇小的德国年轻女子,她那身飘逸的绣花袍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夸她漂亮衣服有特色,问她是在德国买的吗?没想到这一问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她说那是她在奥迪公司工作的爸爸从中国带来的。她爸爸经常出差去中国,每次给家人带回各式各样中国服装。她家每人有一衣橱的中国服饰,正好可以在每年的中国狂欢节上亮相,她现在穿的这黄色,象征是皇帝的色彩。
她说自己是幼儿园老师,妈妈在市政厅工作,狂欢节时来帮忙做照应来宾,洗杯盘等义工的。她还学过中文,但感觉中文好难啊!我说我们在德国那么多年,也觉得德文好难啊!到现在都搞不清每个名词前该用der/die/das哪个词性呢!然后我们一同哈哈笑起来。
爱好中国服饰的母女和市政厅的同事们
我们因为跟弗兰西斯卡聊天拍照,在市政厅楼上离开得最晚,也得到了给媒体人发吊牌的女士的特别照顾,她领我们再上一楼,指给我们从几个窗口不同方向往下看的最佳观赏位置。但遗憾窗外都被装饰物遮挡了视野,我们感谢了她的好意和关照,还是决定回到寒冷但更靠近游行队伍的大街上去。
当地的预告狂欢游行开始时间是13:61分,这个小小的“错写”显示了他们大大的幽默。
开始经过的游行队伍由周边其他中小城市村镇组织,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所有游行队伍都含有中国元素,只在中间约12个队伍里才带有中国风格的。
小城举办中国狂欢节的历史有95年了,但每年都要有不同的构思和主题,服饰装扮,背景和道具等,也真难为了当地的德国人。
但他们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很强,比如渔民服饰打扮的成人孩子方阵,每人肩挑手挎的竹编小篮或者网兜,草席包里还有大大小小纸糊的鱼,后面推着的渔船,里边有大把干芦苇和煤油灯,还有冒着烟的炉子,可以看出他们这类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的用心和花费……幼儿园游行队伍里,每个孩子的鲜艳的衣服上都贴了一个汉字:福、寿、夏等等,虽然他们不仅把“福”字贴倒了,还常把其他的汉字也贴反了。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现场热烈的气氛,也从他们纯真拙朴里感受到了热情和可爱!
德国人做的中国渔船和渔民
今年游行队伍中最大的亮点,要属原装中国人的参与:慕尼黑华星艺术团组织的40多人的游行队伍!艺术团得到中国驻慕尼黑领事馆的支持,服饰鲜艳夺目,款式丰富多彩,个个神采飞扬!更因为正宗的中国面孔,原汁原味的中国味,让德国小城的“中国狂欢节”更加名副其实,成了此次狂欢节最具特色的一道靓丽风景!
慕尼黑华星艺术团组织的40多人游行队伍亮相
笔者后来跟一位架着摄像机拍摄“皇帝登基”的德国媒体人聊起,他说他经常来,感觉这次比上一次的观众明显增多,估计远远超过以前的2,2万观众数量。
看来,迪特福特市市长Mayr Bernd说过的“愿今后能有更多的中国侨界民众或者游客参与这一活动,以增进两国间的文化、经济、旅游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希望正在加速实现。
皇帝登基的表演及人山人海的观众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