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看病记:德国难忘的新冠庚子年纪实

原标题:惊魂一刻——庚子年急诊看病记

作者:张 葉
多灾多难的2020年终于画上了句号。对于地球村的人来说,2020年可能都是永生难忘的一年,而我更是难以忘怀4月里乘救护车去医院看急诊的经历。

惊魂一刻
由于疫情,我取消了一年一度的各科体检,无论是眼科还是内科,所有早就预约好的各科体检都被我取消了。因政府的禁足令,我宅在家中看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以此打发每天的光阴。

过完复活节的第2天中午,忽然我右眼角有点模糊,看不清字。我以为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就会好的。可等我再睁开眼睛,不但没好,反而模糊不清的面积扩大了。由于先生当时在家办公正在开电话会议,我就静坐在客厅里等他开完了会议,告诉他我右眼看不清人与物。他立刻说我们开车去医院看急诊,此时孩子们也从各自房间走出来,来到客厅里。她们反对去看急诊,主张立即叫救护车。

二女儿说她当年脚崴了,痛的不能走路,去看急诊,等了4个多小时才见到医生。如果我是脑中风,久等会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我们认为孩子说的有道理,立刻拨打了112急救号,并询问救护车何时能到达我们家,回答是大约15分钟左右。

这一刻钟的时间在时光的长河里只是瞬间而已,而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这15分钟好像特别的漫长。全家人都心急如焚地盼着救护车早点到来。客厅里无人说话,只有墙上挂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救护车到了家门口。先生问急救员去那家医院为好,因我们不能确定是脑中风还是眼疾发作,我们小城的医院没有眼科。急救员回他,先去附近的医院确定是否是脑中风。说完就敦促我赶快上车。“时间就是生命!“这回我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仅过了15分钟的时间,我的整个右眼已经完全看不清人与物了。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救护车。上了车后,我坐在靠近门边的一把椅子上,急救员立刻为我测量血压。我看着救护车内壁上的仪器,上面显示着我的高压172mmHg,低压96mmHg,我自己吓了一跳,平时我血压都是偏低的,真的是得了脑中风了吧?心中不免有些恐慌。虽然救护车一路鸣笛,风驰电掣地开往医院,但我还是觉得太慢了!从我家到医院大约只有11公里吧,怎么还没到达呢?

很快,救护车就到达了医院。救护人员让我坐在轮椅上推着我进了急诊室。迎面走来一位非常年轻的医生,面带微笑地询问我的病况。“天呐!这么年轻的小帅哥,有治病的经验吗?”我心中充满疑虑。

这位医生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才入学的大学生。可他仅让我做三个动作就确诊了我得了什么病。他先让我把舌头向下伸出来,再让我把双手高举过顶,接着让我双手同时用力握住他的双手,我按他的吩咐做完这三项,他立马就告诉我:“您是青光眼急性发作,不是脑中风”。我听了不是脑中风,心中的恐慌便消除了一半。

中国的俗话说得太对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看起来像大男孩一样的小帅哥医生竟然没用几分钟就确诊了我的病,实在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紧接着他打电话为我联系有眼科的克雷菲尔德市的Helios医院。我向他道谢后,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我不需要做任何检查了吧?”他微笑着回答:“为了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在您离开前,我还是要给您做一个脑部的CT检查。”

这位帅哥医生对工作一丝不苟,严密谨慎的做法让我再次即感动又敬佩。CT检查结束后,他笑着对我说:“我的判断完全正确,您脑部没有问题。赶快上车,去下一个医院吧。”

谢过了这位年轻的医生,我就急忙上了救护车。这时不但血压升高了,而且右眼周围也有疼痛感。救护员赶紧给我静脉输液,一瓶水还没点滴完,救护车已经到达了克雷菲尔德的HELIOS医院。救护员推着我坐的轮椅直接进入眼科急诊室。他们与眼科医生交接完毕,转过身来祝愿我早日康复,就匆匆离去了。
眼科医生立刻检查我的右眼,她测量了我右眼内压后,告诉我:“您右眼的内压太高了。正常眼内压最高值应是20mmHg,而您右眼内压现在是76mmHg。眼睛内压太高,会造成视网膜神经萎缩和视野的缺损,如果视神经受损死亡,眼睛就会失明”。

好险啊!听完她的话,我暗自庆幸我们叫了救护车来医院急诊,没有耽误任何时间。若是我们自己开车来医院,不知要等多久,右眼的视力可能就保不住了。然后她嘱咐我每隔10分钟点一次眼药水,要点6次,等输液结束她会再测一下我眼内压,准备明早做手术。然后她叫来护士送我去病房。

也许是疫情的原因,病房里只我一人,我赶紧打电话告诉家人我的情况,让先生给我把住院所需的衣物,洗漱用品赶快送来。先生本来要陪我来医院,但疫情期间不可有家属陪同,只好作罢。当他把我的小旅行箱送到后,医院也不准家属进入,只好交给医院工作人员转给我。晚间医生又测量了我的眼内压,从76降到了36,右眼的疼痛也消除了,血压也正常了,我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新来的病友
第二天一早护士就把我推进了联接手术室的一间大厅,每张床用帷幔隔开。麻醉师在我右眼周围注射了麻药,轻声地安慰我:“您别担心!这是一个小手术,医生只需几分钟就可做完,就是在封闭的眼睛内打一个微洞,以便眼内的液体流动从而减轻眼睛的内压”。

眼科医生早已给我解释过这个小手术,麻醉师又解释一遍,让我忐忑不安的心最终平静了下来。进入手术室后,正如医生所说的,没用几分钟,手术就做完了。护士把我推回了手术室外的大厅,观察了一阵,没有问题,就把我送回住院处的眼科病房。

一进病房,我见来了一位新病人躺在靠门的床上。一位护士进来量完我的体温,血压又去测新来的病人。忙完之后,对我说:“这位老奶奶96岁了,如果她输液瓶空了,请您代她按一下铃,我会来换一瓶。我对她说了好几遍了,恐怕她还是记不住我说的话”。我答应了护士的请求。当她的输液瓶快要空了时,我按了我床边的铃,叫来了护士。

晚上吃过晚饭,我准备早点就寝,因为昨夜里我一人在病房里思绪翻滚,无法入眠,仅在清晨时睡了2个多小时,现在我非常困倦,可刚睡了一小会儿,老奶奶就大喊要吃晚饭,把我吵醒了。夜班护士进来告诉她,她已经吃过晚饭了,她坚持说她还没有吃晚饭。值班护士对我说:“老奶奶有阿尔兹海默症,她记不得已经吃过晚饭了“。她坚持要吃晚饭,大吵大闹。

没办法,护士只好为她端来了热茶,不知从哪里拿来2片面包和奶酪。她只吃了一点点,就让护士把盘子收走。过了大约2个多小时,她的输液瓶空了,我又按铃叫护士来给她把针头拔出来,撤走输液架,这么一折腾已经半夜了。

我刚想再睡,又听老奶奶喊要喝水,心疼那位值夜班忙碌的护士,我没再按铃叫她来,自己起床倒了一杯水送到老奶奶的嘴边,伺候她一口一口地喝了约半杯水,她告诉我她已喝够了,终于老奶奶安静下来了,可已经下半夜了。我躺在靠窗的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期盼着早晨可以出院回家休息。我静静的躺在床上,时而听到门外别的病室呼叫护士的铃声和同病房老奶奶偶尔发出的咳嗽声,不知过了多久,我总算睡着了。

没睡多久,就又被门外的噪杂声吵醒了。护理员来送早餐了。我赶快起床洗漱,吃完早餐,护士进来为我和老奶奶量体温,血压,医生检查了我的眼压,一切正常,我可以回家啦!

节外生枝
我心情愉悦地拉着小箱子,去值班医生办公室取他给我们当地诊所医生的出院信件。拿到了信,才要离开,一位护士急忙走来拦住我:“您现在不能走了!“我惊愕地问她为什么,我先生已经等在医院外面停车场上准备接我回家了。她告诉我,我同病房的老奶奶发烧了,正在给她做新冠病毒检测。因此我现在也必须做病毒检测,不能回家。
真是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波波惊魂,步步惊心。我心情沉重的一步一步地走回到眼科住院处,在那儿做了咽拭子检测。医生告诉我,下午5点钟才能有结果。请我直接回家,不要去任何地方,在家等待消息。

医院大楼外面先生笑容满面的迎着我走来,我立刻告诉他同病房的老奶奶发烧了,我也刚做完咽拭子检测。他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无语地接过我的小箱子放进了车后箱里。我们在车中坐定后,先生开始给家中的2个女儿打电话:“孩子们,我已经接到了妈妈,现在开车回家”。只听到那端一片欢呼声,两个女儿抢着报告,她们准备好了饭菜,就等爸妈回来一起吃午饭了。

我先生要她们停下说话,告诉了她们,我做了病毒检测,直到17点才会告知测试结果,所以我回家后,全家人要保持距离。立刻,手机的那端静了下来。我也觉得苍天不公平,让孩子们这样胆颤心惊。我去医院时,孩子们惊恐万分,生怕妈妈得了脑中风。如今手术做完,可以平安回家了,却因同病房的老奶奶又有了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家中。当孩子打开门,刚想要给我一个拥抱,又赶快退回去。我笑着说:“我们先拉开距离,等17点结果出来以后,如果是阴性,再把拥抱补上”。孩子们让我到楼上我们的客人房间看一下。

原来,在我回家路上的30分钟内,她们2人把客房改成了隔离病房。在客房的卫生间里摆放着我的全套洗漱用具,消毒液和吹风机等用品,客房的大床上放着我的被子。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说:“妈妈,你如真需要隔离,我们天天给你做好吃的,送到房门口”。听了此话,我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

吃完午饭后,各人回到各自的房间里继续工作,上网课。只我一人留在客厅里等待消息。我时不时地看一下墙上的挂钟,总觉得这下午的时光过得太慢了。大女儿走进客厅给我端来一杯茶,问我:“妈妈,你若在夜里不给那个老奶奶喂水,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会很小吧?因你们2人之间隔着一张空病床,距离不是很近的”。

我回答她,不近距离接触,可能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率。可那老奶奶要喝水,夜班护士又忙,妈妈应该帮忙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助人为乐。她听了若有所思地走出了客厅。此时,小女儿走进来给我送来了多种维生素的含片。她刚走出客厅,大女儿又进来问我要不要喝果汁。看她们走来又走去,我就知道孩子们和我一样心神不定,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时针在我们焦虑地等待中,慢慢地指向5点。我先生把座机电话、手机都放在桌子上,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电话和手机,17点整了,电话铃声没有如我们所期盼的那样响起来。先生急了,他对我说:“他们不给我们报告检测结果,那我就打电话去问他们“。

他拨通了眼科住院处的电话后,焦急地询问我的检测结果,对方的回答是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全家人高兴地相拥在一起。可是还没有高兴几分钟,我先生又拿起电话拨打眼科住院处。我和孩子不解地望着他,医生已经告诉了,我的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咋又给人家打电话。他做了解释,如果只是我的检测结果是阴性的,而那位老奶奶是阳性的,那还是不能排除我感染病毒的风险,也许只是还没发病而已。

所以他一定要知道那位老奶奶的检测结果。电话接通后,对方告知:因欧盟私人数据保密的法律,他不能为我们查询老奶奶的检测结果。我先生据理力争,告诉对方,他必须为我们查询那位老人的检测结果,因为老奶奶若是阳性,那我还是有已被感染的可能性,只是还未发病而已。

因我的检测结果是阴性,不用在家隔离,可以出门,假如过了一阶段再发病,那将会影响到许多人。对方一听有道理,赶紧为我们查询那位老奶奶的检测结果,终于电话那端传来了好消息:老奶奶的检测结果是阴性。她只是普通的感冒,已经退烧了。此时,我们全家人悬着的心才放回原位。

庚子年急诊看病的经历使我更加明白了:人生就犹如在大海上航行,不能完全确定前方会出现什么。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记了世事无常。

从来到世间到离开世界,在这一个过程中,没有谁能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所以要珍惜今天,珍惜现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尽管生活中有无数个未知数,生命也有许多的可能性,但我们自己要争取健康,快乐地生活,把自己余生的日子过得多姿多彩,让自己生命的航船驶得更远更远……

2021年1月20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