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潇 潇)1月14日中午,一则肉联厂感染再爆发的消息引发关注,这家工厂位于北威州、临近科隆市的小镇Frechen,工厂内一名工人在去年12月28日被查出感染新冠,随后跟他居住在一起的室友也被要求进行新冠测试。最终,这家工厂一共确诊55人。
《图片报》报道:屠宰场爆发严重的新冠疫情
据了解,工厂员工在此之前并没有到危险区域旅行过,工厂内部也严格遵守了防疫措施,至于工人为什么会被感染、如何被感染的,现在还不知道。为了防止病毒继续传播,如今,当地卫生部门已经将该工厂员工集体隔离起来。
去年6月,德国肉食品巨头Tönnis等多家肉联厂大批工人感染的事件,曾导致德国多地重新开启管制措施。进入12月后,该公司又曝出大规模感染事件,声誉再次下滑。
现在,疫情好不容易慢慢有了好转的迹象,但愿这次感染事件仅仅是一个个案,不会大规模扩散。
令人震惊的是,新增死亡人数达到1244人,再次突破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纪录。在此之前的最高纪录是在1月8日,当天的新增死亡人数1188人。不过,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数量出现明显下降,让人们对疫情好转又有了信心。
图中灰色曲线代表使用重症病床的新冠患者数量,红色曲线代表使用呼吸机的重症病患数量。两条曲线在1月1日之后都开始明显下降。
1月14日,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Lothar Wieler照例召开记者会,分析如今的疫情发展状况。谈到现在的停摆管制措施,Wieler认为严厉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他说,我们现在实施的管制措施对于我来说并不代表完全地停摆,其中总是有很多例外情况。
他还呼吁民众严格遵守如今的距离规定和防疫规定,因为现在的疫情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人们不遵守管制措施而更加糟糕。相比去年第一次停摆,如今的停摆政策并没有起到相同的效果。
n-tv报道:Wieler:严格停摆政策是一个选择
据了解,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为此还对每天德国民众的流动性进行了调研,发现相比2019年,德国2020年疫情期间,民众的流动性下降幅度最大的阶段是第一次停摆期间,也就是3月底-4月初这个时间段,所以当时停摆大约19天后,德国疫情就出现了拐点。
然而,人口的流动性相比2019年下降的幅度逐渐减少,在2020年8月初-10月底期间,人口流动性甚至超过了2019年非疫情时期。
虽然在12月底的一段时间,人口流动性相比2019年同一时期,再次出现大幅下降,但是随后,下降幅度又逐渐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实施轻停摆,强停摆政策这么久,疫情仍然没有明显好转的原因。
不过,Wieler也表示,现在的新增感染人数预计不会再像12月份那样迅速发展,感染数据目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他认为,到了今年年底,德国完全有把握控制住疫情。



此外,《图片报》还对每10万人口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县市进行了总结,发现位列第一的是拜仁州的Tirschenreuth县,252人;紧随其后的是萨克森州Görlitz 县,214人;Schweiz-Osterzgebirge县,211人;Meißen县168人,位列第五的是拜仁州的Schwabach县161人。

有数据统计,现如今,全球接种疫苗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以色列,截至1月14日的接种比例为23.66%,其次是阿联酋。下图是德国《医生报》统计的全球接种疫苗速度排名前20的国家。德国的数据还停留在1月12日,排名第16。如果使用1月14日的数据,估计排名会稍微向前移一些,但是也会排在前10名之外。
接下来,本报会继续关注德国的疫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