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诗任笔】一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走来的德国“大儒”

原标题:我眼中的顾彬教授——一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走来的德国“大儒”

作者 沈彬彬

 

满头银发,身穿深黑色羽绒外套,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着一双并不显眼的卡其色鞋子,只见一位老者慢慢地往歌德学院三楼拾级而上,朝着研讨室(Seminarraum)的方向走来。

时针刚好指到上午10:00,距离翻译理论研讨课正式开始上课还有一刻钟时间。

原本嬉嬉笑笑的教室,在老者慢慢卸下双肩包,脱下厚实的羽绒外套,以及从书包中取出几大本书的过程中,渐渐安静下来。

“小沈,欢迎你来波恩,欢迎你来上我的研讨课。”此前一直通过邮件联系,当日在课前进行短暂的自我介绍之后,他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示意我找个座位,因为马上要开始上课了。

顾彬教授在德国波恩歌德学院研讨教室上课一幕

 

“他不久前才从中国回来,然后都快期末了还要来给我们上完这门课,很辛苦。”我的同桌、在波恩大学攻读汉学研究生的德国学生严晓博(Jan Philipp Klein)偷偷和我说道。

在时长三个半小时的研讨课中,老者从巴洛克时代的作家、作品和译者、译作讲起,分享着他眼中“作者、读者、译者和学者”等四维角度下对不同翻译理论的理解。还时不时地以他熟悉和有密切交往的翻译家、汉学家和出版人为例,分析在具体翻译实践和作品出版中的得与失。所谈内容虽天马行空,却又张弛有度,讲到兴奋处他甚至会哑然失笑。底下听讲的学生也不时被他幽默风趣的表达所打动,课堂中洋溢着阵阵笑声。

“他上课不需要教材,各种案例更是信手拈来。不过,有些内容我也不太清楚,需要课后查一查。”严晓博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迅速地在笔记本电脑上记录上课要点,听到老者讲到陌生的作家、作品、译者、译著或者概念和词汇的时候,还会第一时间通过Google来搜索,加深印象。

课间休息时间,老者踱步来到我面前,双手递给我一本书,并说道:“小沈,这本书送给你,也许对你的研究有用。”

原来,这是一本由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德国OSTASIEN出版社联合出版,他亲笔签名、关于他本人截至目前所有研究成果目录的《袖珍汉学》。

学生们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神。严晓博也打趣地说:“你真幸运,一来就得到了教授的赠书。”

课间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学生们会利用这段时间快速地吃完午餐。老者也不例外。只见他从书包中掏出一块面包,然后慢悠悠地踱出研讨室,去休息室短暂休息。

二十分钟后,老者又回到了教室。只见他坐回到讲台,戴上眼镜,仔细地看起案头的书来。

又过了十分钟,学生陆陆续续回到教室。这时,老者才摘掉眼镜,站起身,说了一句:“我们继续上课。”

在第二节课开始,老者会让学生们自由提问,针对上节课的内容,学生有不清楚的概念或者问题,可以举手示意并主动提出来,老者会加以详细的解释。等所有问题都得以解决之后,他又开始新的知识点的讲解。

在三个小时的研讨课上,老者声音虽略显低沉,却侃侃而谈。全程站着上课,不喝一口水。他手中始终握着一支颜料笔,碰到重要概念时,就在板书上清晰地加以书写。

如果不说,没有人会知道,老者今年已经年逾74岁高龄。

下午一点三刻准时下课。三个小时听课中,我被老者饱满的精神状态深深打动,然而不想,更让我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小沈,我们现在去喝咖啡。不过你要稍微等我一起,我要去取一下自行车。”

74岁高龄,竟然还骑自行车上下班?我心中暗暗称奇,并不由地开始佩服起他来。

“你早上是怎么过来的?”当听说我是坐公交来上课后,他笑着说,“我不喜欢坐公交。公交车早上人多,车厢里空气不好。”他告诉我,只要他身体还健康,就会一直坚持骑自行车。

他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我跟在他身后,一路上有说有笑。来到餐馆,他点了一份红酒,“最近喝咖啡太多了,还是喝红酒比较好。”他笑着调侃说,上了三个小时的课,喉咙干,红酒润一润会舒服些。

2009年12月10日,顾彬与著名诗人北岛在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举办朗读报告会。顾彬教授从前在演讲时要打开一瓶二锅头,边说边喝。此次他带来的是小瓶五粮液

 

闲聊中,他和我说起他的近况。尽管已经早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想着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完,他就一直俯首耕耘在中华典籍的译介工作当中。“我越来越喜欢中华文化,我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

一杯红酒很快下肚。也许是上午3个多小时的课程的确太费神了,当他用手轻柔自己的双眼时,迷离的眼神中,能让人心疼地读到一些疲倦和微醺。我心有不忍。但当话题一聊到《道德经》和《老子》的译介时,他又开始兴奋起来。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的译本非常好,他是我的偶像;德博 (Günther Debon,1921–2005)的译本也相当不错。”谈话中,他对前辈译者精湛的译作深表敬佩,并坦言“自己无法超越”。而针对自己翻译的《老子》,他自谦地说:“不够好,很多内容不知道怎么翻译更合适。”不过让他很欣慰的是,因为他翻译的《老子》是以郭店楚墓竹简为底本,在这一版本的《老子》中,收录了《太一生水》篇,“这部分内容很宝贵,对解释抽象的‘道’,非常有帮助。”

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顾彬

 

因为老子,又谈到庄子;因为庄子,又谈到我的名字。是啊,究竟何等的缘分,我们的名字中竟然有相同部分。我和他分享了自己名字的由来,和他讲述“沈诗任笔,文质彬彬。梧桐嘉木,凤凰求栖”的出处。从《庄子·秋水篇》,谈到《论语》;又从阴阳,谈到五行……

宝贵的时间在愉快的聊天中慢慢流逝。因为我晚上要去参加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和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等联合举办的春节招待会,不得不与面前这位老者握手告别。

合影留念之后,我脑中一直在回想我眼中的这位老者。

满头银发,身穿深黑色羽绒外套,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着一双并不显眼的卡其色鞋子……如果不是顶着“欧洲三大杰出汉学家”的光环,光看这一身穿衣打扮,也许他和任何一位在大街上行走的德国老人并无些许差别;

然而上课时分的神采奕奕,讲授知识点时的旁征博引,见面沟通时眼神的炯炯有神,以及成果目录上的著译等身……这又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表明,这并非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寻常德国老人。

是的,他就是顾彬(Wolfgang Kubin),一位恰似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走来的德国“大儒”。文末,作词一首,是以为纪。

 

《相见欢·赠友人顾彬教授》

平生偶遇诗仙,意连连。皓首抒情山水,汉家缘。

译经典,书长卷,著千篇。我辈甘为精卫,海应填。

顾彬教授与沈彬彬合影留念

 

作者简介:沈彬彬,男,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993年12月25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大四学生,历任2012级外国语学院德语一班班长、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校园大使团大使、西南交大新媒体联盟官方微博团团长、网络文化工作室主管、德语系特约通讯员等职务,在校期间联合创建校级学生组织职业精英社(首任副社长)、思益社(首任社长);曾获“浙江省三好学生”、“绍兴市三好学生”、“四川省本科优秀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唐立新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特等奖和一等奖、“四川省首届高校德语专业辩论赛第一名”、第八届全国德语专业辩论赛优胜奖、“西南交大优秀学生党员”、“西南交大优秀学生干部”、“西南交大优秀共青团员干部”等荣誉;热爱古文,推崇国学。曾获美誉:沈诗任笔,文质彬彬。梧桐嘉木,凤凰求栖。深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所谓非弘不能任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摘自西南交大新闻中心,2016年。目前作者在德国就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