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加强针能否挡住新变异毒株蔓延浪潮?德国华人病毒学教授深度解析如何应对奥密克戎

记者:红 柳
伴随着新冠病毒疫情一波波潮起潮落,惊心动魄的2021年走进了尾声。本以为加快完成疫苗接种阶段,人们可以相对安稳地欢庆圣诞节,迎接新年。

始料不及,又一病毒最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 )突然涌现,并导致全球疫情飙升。奥密克戎携带着怎样的危害?我们接种的疫苗能否顶住此变异株来袭?

为此,我们再次邀请研究工作繁忙中的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陆蒙吉教授,专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为读者做科普解疑。

rpt
陆蒙吉教授

记者: 陆教授您好!感谢您再次接受我们的采访。新冠病毒全球传播已近两年,世界各国一直在与之不懈斗争。但是病毒似乎无法被消灭,变个脸又开始猖獗。目前从南非传播来的新变种病毒奥密克戎正已迅猛的速度向世界各国蔓延。请您首先介绍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新变异株? 疫苗是否还能为我们提供有效保护?


陆教授: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上个月首次在南非被发现,目前却已经出现在将近100个国家。虽然目前在德国感染确诊感染病例主要仍然是毒株德尔塔(Delta)毒株,但据多国初步的研究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拥有令人担忧的高传播能力。德国目前执行2G防控条例。但初步的分析显示,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数每三天增加一倍。
为什么会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从病毒进化的角度来讲,出现新的突变株并不是意外。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特点就是比较容易积累突变。自新冠疫情暴发两年来,已经有无数的突变株出现,而且多次出现了新的突变株取代其他毒株成为优势株的事件。新优势变异株的出现说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越快,出现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世界很多国家疫苗接种率很低,感染的传播链难以被打断,所以不排除持续会有新的突变株出现。
即使感染复康或接种使人群有了基础的免疫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免疫力逐渐降低,突变株就会有机会传播。不过,已经获得的免疫力还是能够防止重症,具体体现就是目前观察到的病毒的“毒性降低”。
记者: 全球疫情肆虐近两年,已经出现了几种优势病毒变异株。但是相对于其它病毒突变,为什么此次奥密克突变病毒戎会引起全球各国如此高度关注?您认为,至目前它是否已对全球疫情传播造成了重要影响?


陆教授:
此奥密克戎变种带有一些特殊的突变。此突变提示它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力,而且能够逃避我们的抗体免疫。所以奥密克戎变种出现后引起全球警惕。欧洲各国在发现此突变株后,对南非等10个非洲国家采取了旅行限制。目前,以前的猜测已逐渐被更多的数据和实验室研究所证实,奥密克戎变种确实有能力推动疫情。因而迫使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更为严格的抗疫措施。 
但尽管如此,和Delta突变株一样,奥密克戎突变株还是会很快地在全球各国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各种突变株早在被发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扩散。如果它的传播力超过目前最有优势的Delta突变株,全球扩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旅行限制可以赢得一点时间,但不可能改变奥密克戎扩散的大趋势。

记者: 经历了两年的疫情传播变化,我们的读者已经对新冠病毒知识有了较多的认知,所以请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科普一下,此新变种病毒具有哪些特点?会造成哪些危害结果?


陆教授:
根据目前的观察和掌握的数据,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在传播速度和感染症状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首先,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有大量的变异位点。根据以前的分析,总共超过30个突变,其中有十个突变是在比较关键的区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一些有部分已突变过去已经出现在比较重要的一些突变株中,譬如T478、E484、N501和P681。这些突变可以提高突变株的传播力,或导致抗体和病毒蛋白的结合力下降。这些突变汇总到同一个毒株上。 
从目前已公开的数据来看,和Delta变种一样,奥密克戎带有的突变进一步提高了病毒侵入我们细胞的能力,特别是降低了人体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中和能力。在Delta变种扩散之后,各国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奥密克戎出现后,极可能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突变改变了病毒蛋白的空间结构,一个结果就是病毒蛋白与人体细胞上面的蛋白相互结合能力提高。这就有利于病毒侵入,增加传播力。另外一面就是抗体和病毒蛋白的结合力下降,导致抗体失效,从而降低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所以在短时间内不排除我们将再次加强防护措施,包括限制各种活动,特别是针对没有接种的人群。同时加快全民接种的步伐。

记者: 当前有种说法认为,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而重病和致死率低的特征。您认为是这样吗?


陆教授:
奥密克戎变种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此特征已经有数据支持。但重病及致死率低的猜测,尚没有证据,且缺乏理论依据。因为至目前有确切信息的病例比较少,奥密克戎的毒性究竟如何,尚无准确可靠的评估。 
例如英国,他们的疫苗接种率比较高,开放几个月来住院率和死亡率一直稳定保持低位。现在奥密克戎变种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传播,目前少量的数据还难以说明总体发展趋势。但据初步的观察,致病率并没有降低。南非和英国死亡率低的情况,有可能是当地大部分人群已经通过感染和接种而获得免疫力。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病毒变异株毒性降低这种极小概率的偶发事件上。 
新冠病毒对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会产生巨大的伤害。而推动新冠病毒传播的群体是比较年轻健康的群体。奥密克戎扩散到高危人群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稍长的时间才能确定它的杀伤力是否真的有所改变。 
如果疫情一直像现在这样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医院则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那些疫苗接种率偏低的地区,会导致重症入院率大幅上升,从而使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记者:随着奥密克戎的传播率大幅度增加,此新变异株是否会成为下个”delta”,成为主流病毒?从而使目前的防护措施难以奏效?


陆教授:
这点确实是目前普遍的揣测。南非、英国和其他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出,奥密克戎会取代Delta成为主流毒株。从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讲,如果它的传播力超过目前最有优势的Delta突变株,那么全球扩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虽然各种防御措施包括旅行限制在内可以赢得一点时间,但不可能改变奥密克戎扩散的大趋势。 
此情况对各国的疫情防控将会有更大的挑战,全球各地感染人数会进一步增加。Delta突变株的出现对防控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奥密克戎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即使对管控严厉的中国来讲,也可能会导致输入性病例的数量上升。倘若在某一环节失误而造成本地传播链,管控的难度也会持续提高。

记者: 读者都很关心,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目前疫苗的防护效果是否会造成影响?或者说在病毒变异的情况下,各国所接种的不同疫苗是否还会有效?


陆教授:
不但是奥密克戎,以前的Alpha和Delta突变株对疫苗效力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目前德国接种的疫苗仍持续有相当的保护力。除了通过加强第3针接种提高抗体滴度以外,关键还在于这些疫苗能够刺激人体T细胞免疫,防止重症出现。 
疫苗对人体的保护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身体产生抗体,二是调动起细胞深层内的T细胞免疫。 
疫苗对抗变异毒株的有效性,最主要是在于此疫苗能否有效地激发出人体内的T细胞,即能否调动起更强大的细胞免疫。因为,随着新冠病毒突变株的不断出现,依赖身体抗体的免疫抵抗力终究会失效。 
我在以前的讲解中反复强调细胞免疫在抗病毒中的最重要地位。因为只有细胞免疫才能长久应对病毒变异。而mRNA疫苗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更有效地激发出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所以说mRNA疫苗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其次,病毒载体疫苗在刺激细胞免疫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缺点是产生抗体滴度比较低。灭活疫苗的主要功能是刺激身体抗体,而激发T细胞免疫能力微弱。因而在应对病毒突变方面会遇到更大的问题。目前这一方面还没有临床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给今后的防疫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记者: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那么至目前各国所开发应用的疫苗或在研制的新药,能否有效地应对病毒持续变异的冲击? 


陆教授:
前面多次提到过,从宏观层面上来讲,病毒必然会继续不断突变。构建疫苗防线的关键在于,疫苗须能够刺激多样性的免疫应答。mRNA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对此均有特别好的功效,不但可以刺激抗体,而且能够诱导细胞免疫。这也就是mRNA疫苗的临床保护率很高的重要因素。各种病毒突变株,包括Delta在内的传播力非常强的毒株,也很难打破mRNA疫苗接种后所建立的免疫屏障。所以这种疫苗是我们将来可依赖的重要武器。
对于今年11月上市的两款小分子药物默克的Molnupiravir和辉瑞的Paxlvoid,预测其效用应该不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我们看到新冠病毒突变和进化能力非常强,如果这两种药物广泛投入使用,可以预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会出现耐药的毒株,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对于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来讲,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必须要更加提高,才能克服病毒变异。目前这两款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从现在的临床数据来看,它们阻挡变异病毒株的能力可能还显不足。假如药效不够强,病毒会在用药的条件下继续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很快会出现有耐药性的毒株。所以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间,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抗病毒药必须要完全地阻止病毒复制,才能防止突变株的出现。
所以在临床使用这两种药物时要特别谨慎。在用药期间,要尽可能地阻止耐药突变株的出现和扩散。今后如何临床使用这两个小分子药物,还是有很大挑战性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想象小分子药物可以随意使用。假如说让大家随意使用的话,药物失效的情况就会在很短时间出现。

记者: 此前曾有学者称,已有研究表明只要抗体滴度足够高,就可以产生非常广谱的中和活性。对此您如何看?中和抗体药物是否仍可以发挥作用?另外今后是否会出现广谱抗病毒药物,来终结疫情? 


陆教授:
中和抗体药物对病毒突变株的作用是有限的。病毒还会继续进化,总有一个阶段,抗体的中和作用效率会降底到一定程度。那么它的保护力、治疗作用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上就不具备优势。 
我们现在所讲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是针对某一类相似的病毒。但新冠病毒具体多样性,进化也不定向,终结疫情不一定能够通过广谱药物实现。更好的方式是有针对性和强效的药物。

记者: 德国新科技疫苗公司BioNTech曾表示过 ,可能需要对其Covid-19疫苗进行修改,以增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力。请教您,修改疫苗技术如何进行?另外,已经研制出的中和抗体类药物, 也能随病毒变异而进行修改吗? 


陆教授:
德国Biontech新科技公司生产的是mRNA疫苗,修改疫苗从技术上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其中关键的是,病毒mRNA的相应序列可以在合成过程中修改,而其他生产步骤并不需要改变。但不确定性在于,修改过的疫苗其保护效率到底怎么样?这还必须在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对于中和抗体药物研究来讲,也必须要改变。病毒变异后,中和抗体的结合力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会影响到治疗效率。所以必须针对突变病毒重新制备抗体。此项工作的过程会比较长些。若获得比较有效的、即结合力非常强的中和抗体,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这个筛选过程是随机性的,需要时间才能找到一些适合用于治疗的中和抗体。故总体有相当的难度。

记者:当前世界各国均出现了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德国有效应对此变异病毒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陆教授:
目前有各种措施可以提高防控力度,比如要求从特定国家来的人员,入境后进行10到14天的隔离,可以缓慢奥密克戎变种的扩散速度。节日期间内更加强化防控措施,减少人员之间接触,压低新增病例数量。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全面接种高效的疫苗,才能够长久控制疫情。 
柏林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 )已调整其风险评估以适应 Omikron 变体。近日RKI 在推特上宣布,对于接种过两次疫苗的人和已经康复的人来说,感染风险现在被视为“高”。对于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来说,它仍然“非常高”。而对于那些接种过疫苗并接种过加强剂的人,该研究所将风险评估为“中等”。研究所在其修订后的风险评估中写道,总体而言对人口的风险被评估为“非常高”。
我们人体能够产生多样性抗体,突变株可能会使一部分中和抗体失效,但另一部分抗体可能持续有足够的中和效果。提高抗体的滴度,让具有中和能力的抗体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面,就可以保持对病毒的抵抗力。 即是说,通过加强针可以提高我们的抗体水平,提高保护率。而且除了通过加强接种提高抗体滴度以外,关键还在于这些疫苗能够刺激T细胞免疫,防止重症出现。 
目前全球最大问题是如何保护高危人群。只有通过接种和加强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发达国家是高危人群最为集中的区域,为这个人群提供加强针,无论从科学上,还是从伦理上都是正确的。德国已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人群完成了加强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有助于降低住院率、重症和死亡率。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随着新冠病毒突变株的不断出现,仅依赖抗体的免疫抵抗力终究会失效。在人群通过疫苗接种或被感染获得基本的免疫力后,突变株致病率会降到很低的水平,和其他的各种呼吸感染一样,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有限的影响。最终,我们每个人在今后的一个时间段中,必然会和病毒反复接触,并发挥自身的免疫力来克服病毒感染。
最后祝福大家圣诞节快乐,注意安全,健康平安!

记者:衷心感谢您在疫情暴发的近两年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先后九次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引用真实数据和事例的专业解答让读者受益匪浅,同时也学到了诸多病毒知识。通过科学界不断地开发新科技、医疗界的努力治疗救助,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走出疫情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新冠病毒不再威胁人类的生命。对此我们有信心。在此,衷心祝福您及我们的读者圣诞佳节幸福快乐!

陆蒙吉教授简历:

1980年起就学于德国不来梅和弗莱堡大学,在德国图宾根马普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现任德国ESSEN 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兼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中国交流办公室副主任,与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等研究机构长期合作交流。陆蒙吉教授多年从事于病毒学研究,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动物模型和病毒感染致病机制。

相关阅读:
德国抗疫走向全面开放?德国病毒学家谈德国抗疫历程及今后之路
德国病毒学教授陆蒙吉专访:少年儿童是否宜打疫苗  delta变体是否有更大伤害
德国著名华人专家陆蒙吉教授新访谈:点评各种疫苗及接种结果
疫苗接种需先读:德国知名病毒学家陆教授全面翔实解说
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