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47届年度抄袭奖出炉。
一等奖
左原创:模块化墙壁架系统“LINK”,Studio Hausen / Jörg Höltje,德国汉堡
右抄袭:某德国家具连锁店(业务范围为整个欧盟)
来自汉堡的杜塞尔多夫产品设计师 Jörg Höltje 为他的架子设计投入了大量的开发工作。这位设计师自 2014 年以来一直通过他在汉堡的小公司 Studio Hausen 销售这款产品。
Höltje 的产品零售价在 350 至 1050 欧元之间,采用优质橡木制成。但一家德国家具零售商简单地复制了这款架子,并采用热带芒果木将价格做低。
设计师已经通过专利代理人为自己维权,并亲自联系了抄袭者。目前这家家具连锁店已经停止销售壁架,并销毁了所有剩余库存,但无奈损害已经造成。
与设计师时装外观十分相似但价格便宜得多的快时尚占据着大众市场,现在家具和电子产品领域也有类似的趋势呈现。Höltje说,他把这称之为 Fast Furniture。
社交网络也在为许多仿冒品创造一个受欢迎的销售市场,设计师产品的仿冒品已成为一种的广告形式。所谓的“受骗者”在他们的网络平台上展示假冒商品,吸引非常年轻的目标群体访问这些商品链接。
欧盟知识产权局 (EUIPO) 警告说,盗版对大公司来说非常困扰且代价高昂,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会导致他们从此失去生存空间。根据EUIPO的计算,如果产品创意被盗,小公司的生存机会将降低 34%。
二等奖
上图原件:玻璃“CLUB NO. 6 Superglas 300ml”,Koziol GmbH, Erbach, Germany
仿冒品下方:METPLAS A.S. /“Rubikap”塑料餐具,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Campaign Plagiarius e.V.
来自 Koziol 的玻璃杯不仅更坚固,而且科技含量更高,可以更长时间保持饮料温度。尽管 Koziol 的设计在欧盟受到保护,但假冒产品看起来与正品相似得令人困惑。不过两者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土耳其公司的Metplas 使用的材料要简单廉价得多。
根据 EUIPO 的一项研究,几乎六分之一的中型公司已经成为产品剽窃的受害者,并且可能存在大量未报告的案件。
仅在 2021 年,欧盟就没收了大约 8600 万件假冒商品,比上一年多出 21%。由于电商的繁荣,市场对于昂贵品牌产品的廉价替代品的需求高涨。
三等奖
左原件:车辆诊断“XENTRY Diagnosis”(用于 OBD – 车载诊断)Mercedes-Benz Group AG,斯图加特,德国
右假冒:经销:OBD Diagnostic Tools,Fellbach(斯图加特地区),德国
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可以使用车辆诊断系统 (OBD) 进行保养和维修。但您去维修店时需要看仔细,去年在 Ebay 等网站上出现了该系统的假货。
这类假冒品不仅涉及侵权问题,而且假冒品可能系统过时或达不到技术标准,成为安全风险。
这起案件已经达成了民事判决,梅赛德斯-奔驰对造假者提起了进一步的刑事诉讼。
假冒网站
左 原网站:WIKA Alexander Wiegand SE & Co. KG, Klingenberg, Germany
右 假网站:Chu Chaofeng, Shanghai, PR China (www.wika-wika.cn 的域名所有者)
来自美因河畔克林根贝格的巴伐利亚中型公司 Wika 亲身经历了网站抄袭事件。一家中国网站肆无忌惮地复制了这家压力表制造商的照片、文字和历史资料。剽窃公司侵犯的不仅仅是商标和版权,伪造网站的目的是故意盗用身份以欺骗网络用户。
“最懒惰惯犯”奖
左侧原件:D30 LPS 系列产品(摘录)和各种组件(角钢、连接器),Item Industrietechnik GmbH,德国索林根
右侧:Fath GmbH,德国 Spalt
Item 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工业应用模块化系统的市场领导者。同在德国的竞争对手 Fath 多年来一直将许多非常相似的产品推向市场。
然而到目前为止,Fath还没有法律后果:毕竟“受启发”和抄袭之间有时很难界定。
特别奖
左原件:Volkswagen AG, Wolfsburg, Germany
右假冒:ITPROCARS Sp. z o.o., Gdansk, Poland – 通过其 eBay 商店 Aktion Plagiarius e.V.
抄袭者当然也不会放过软件,甚至抄到了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头上。一家名叫 IT Procars 的经销商在 Ebay 上以半价提供用于导航系统的 SD 卡。然而他们销售的都是假冒品,该经销商此后承认侵犯了大众集团的商标权。大众已经准备起诉。
EUIPO 表示,机器和电子产品的供应商经常成为盗版的受害者,但服装和时尚单品也经常被抄袭。其中很大一部分假冒商品来自中国大陆或香港。据欧盟机构的调查,假冒产品的质量通常很差,甚至可能危害健康。
11%的公司没有对假冒产品采取任何行动。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执行权利的成本太高且太复杂。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